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中医治疗 > 中医预防食管癌转移

中医预防食管癌转移

2015-04-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食管癌发生了转移对病人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好事,往往这种转移就有可能导致生命的危险。临床食管癌患者80%以上死于侵袭和转移,转移多发生与晚期,往往是肿瘤发展的最终阶段。 因此,为了能有效防止食管癌转移,我们就要采取积极应对的办法。据目前所知,中医药以其独有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控制食管癌晚期转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已渐渐体现出来,并逐渐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及肯定。

  首先,中医预防食管癌转移常见的有哪几种转移方式呢?

  一、血行转移:

  食管癌血行转移一般多发于晚期病例,转移部位依次为肝、肺、骨、肾、肾上腺、胸膜等,以肝转移和肺转移为最常见,也有部分食管癌患者由于局部合并症梗阻、气管瘘、大出血、恶病质等导致死亡。以肝转移为例,食管癌肝转移时除了食管癌表现出的吞咽困难,进食哽咽等症状外,尚可出现下列症状:

  1、上腹部疼痛:较多出现在左季肋部,可以表现为隐痛或钝痛等;

  2、出现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饱胀、甚或恶心、呕吐或腹泻等。

  3、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呈不规则发热,多不伴寒战.另外,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水肿、牙龈、鼻出血及皮下淤斑等症状。

  4、咳嗽:食管癌肝转移还会出现原因不明原因的咳嗽、甚至痰中带血等,严重影响着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紧张焦虑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治疗

  二、淋巴结转移:

  淋巴转移中淋巴道转移较常见,一般认为食管低分化鳞癌或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较早,转移部位与食管淋巴引流方向有关,上段食管癌可侵犯食管旁、喉后、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如出现声嘶,多由于转移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食管癌淋巴转移范围比较广泛,而且有一定的转移规律。当发现某段食管癌肿时,要侧重观察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这样对治疗和分期更有好处。淋巴结除了引起局部转移外,可以向上转移到纵隔,向下转移到胃小弯。因此在CT扫描时,发现淋巴结转移时,扫描范围要大,除胸部常规外,必要加扫上腹部,这样对膈下转移才不至于漏诊钡餐造影对观察淋巴结转移意义不大。如果患者有明显的食道梗阻症状,且有纵隔转移的临床征象,增强MRI检查是最佳的检查方法。

  三、食管壁内扩散:

  管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癌细胞还常没食管固有膜功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食管癌可沿食管壁扩散,其扩散范围较之肉眼所见要远得多。为减少切除不足的危险,手术切除应超过肿瘤上缘肉眼所见的12cm,切除不足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

  四、直接浸润周围器官:

  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支气管,形成支气管一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奇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下段食管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等部位。

  通过以上了解食管癌转移的方式之外,我们就知道如何去采用中医的方法去论证:

  对食管癌转移患者来说,如果食道癌患者是在术后发生了转移的话,那么在术后一年内应将治疗中心放在调养上,因为手术易致机体正气亏虚,从而易导致癌肿复发转移。临床发现,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转移多在三年内,若手术不彻底,转移出现的时间会更快。

  因此,在术后患者的治疗上,应针对手术造成的气、血、阴、阳虚损之证,采取益气、养血、补阴、温阳加以纠正,使癌肿无藏身之处。而对于痰、瘀、毒聚等邪实之证,应予化痰解毒、活血化瘀之法加以祛除,使机体不因痰、瘀、毒之邪造成功能失调,防止肿瘤转移。

  如果食道癌放疗(目前,临床上60%-70%的食管癌患者接受过放疗)后引发转移的现象也为临床所头疼,被形象的喻为“赶鸭子”治疗。放疗促进转移的原理有学者认为是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的,中医药在这方面的治疗多采用养阴生津、化学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这些中医疗法对放疗引发的转移确实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在治疗上应遵循中医个体化原则,应用扶正培本、化学化瘀等法,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真正达到控制癌肿转移的目的。

(实习编辑:许晓静)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