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中医治疗 >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2015-04-0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医认为肿瘤是属于整体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肿瘤的产生并非是人体某个局部的问题,而是由内因、外因以及患者体质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肿瘤是属于整体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肿瘤的产生并非是人体某个局部的问题,而是由内因、外因以及患者体质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病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虚邪实

  正虚是指正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侵犯机体,则疾病丛生,肿瘤的发生与正虚有着密切的关系。邪实既指感受邪气,又指体内邪气过盛,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是饮食劳伤,皆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七血紊乱,或为痰凝,或为血瘀。而瘀血、痰块又反过来作为致病因素,在正虚的条件下,内外合邪,毒邪留滞,而成肿块,致发肿瘤。故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调补先后天功能,增强和调动机体自身抗癌能力,是当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常用的法则,对预防癌瘤、治疗癌瘤、带病延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气滞血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功用主要为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形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而气血失调,常表现为气滞血瘀。气郁不舒,血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瘀结日久,必成症瘕积聚。在治疗上,常于扶正药中配合理气活血之药。凡是癌瘤形见肿块,伴有疼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故参合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的方法,是治疗癌瘤不可忽略的主要法则之一。

  (三)脏腑失调

  脏腑是指五脏六腑。五脏即心、肝、肺、肾、脾,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作用;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具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作用。若脏腑失调,则引起气血紊乱,或先天脏腑禀赋不足,皆为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调整脏腑功能,重建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治疗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痰湿凝聚

  痰湿均属水湿为患。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皆可使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痰湿凝聚。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湿凝聚是肿瘤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在治疗上,切莫忘记应用化痰散结、祛湿解毒治疗肿瘤。

  (五)毒热内结

  火热为阳盛所生,热多为外淫,火常自内生,但火热多混称。火为阳性,易伤津动血,耗气灼阴,常易致肿疡。实火有明显的火盛症状,阴伤症状不明显,如高烧、渴喜冷饮、面目红赤、便秘溲赤等;虚火则以阴伤为主,有虚热证,如午后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舌尖嫩红等。火热入于血分,可滞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临床上多见癌瘤患者呈热郁火毒之证,如邪热鸱张,呈实热证候,表示肿瘤正在进展,属于病进之象。如系病久体虚、瘀毒内陷,病情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则形成阴疮恶疽,翻花溃烂,胬肉高突,渗流血水。治实热阳证火毒之邪应投大剂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品,而对阴毒之邪,则需温补托里,扶正祛邪以调和气血,祛除阴毒之邪。

(实习编辑:许晓静)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