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艺术家仲星火因直肠癌病逝 常吃快餐要当心

艺术家仲星火因直肠癌病逝 常吃快餐要当心

2014-12-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2014年12月25日中午11:52,上海黄浦中心医院,90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仲星火因直肠癌去世。知其病情的人透露今年春天,仲星火被查出了直肠癌,动了一次手术,但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最终老爷子还是去世了。

  直肠癌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癌症,现在患上癌症的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加。直肠癌在出现之前是有一些症状的,直肠癌与痔疮有哪些区别?我们该如何预防?疑似患了直肠癌之后应该做哪些检查?一起来看一下。

  上海大肠癌发病增速显著

  直肠癌在我国的肠道癌症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属于肠道癌症。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上海市疾控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郑莹表示,目前,大肠癌(包括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这三种癌症,就本市而言已经成为高发、易发癌症。

  在上海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70年代初至今从第6位上升到第2位,市区发病率从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9/10万,上升了4倍,年均增速超过4%。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外,还与生活方式变化有关,包括多肉食、少谷物、少蔬果、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的不合理膳食习惯,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不足,超重肥胖增多等因素。

  痔疮和直肠癌的区别

  直肠癌早期症状与痔疮非常相似。很多患者因为忽视了这不疼不痒的便血,没能及时确诊。但实际上这两种病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便血不同。痔疮便血的特点是在排便时出血,血色鲜红,排便完后便血自行停止;直肠癌则是大便带血,很多情况下同时混有黏液或脓液,这种血的颜色比痔疮出血颜色要暗一些。其次,直肠癌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大便变细,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此外,直肠癌常会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腹部不适、腹胀感或持续性隐痛。由于肿瘤消耗,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无力、体重减轻、低烧等全身症状。如果是痔疮,则很少引起这些不适。

  一旦出现便血以及大便功能紊乱等可疑症状,不要轻易断定自己是患了痔疮,而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做一下肛门指诊、直肠镜、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以下是直肠癌发病时的10大危险信号:

  1.大便中有脓血、粘液。

  2.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

  3.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4.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

  5.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6.突发的体重减轻。

  7.原因不明的贫血。

  8.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9.肛门或腹部有肿块。

  10.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5招预防直肠癌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情况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专家表示,很多直肠病患者由于羞于就医检查,使得病症越来越重,最终演变为直肠癌。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才能让直肠癌远离呢?

  1、适度运动

  运动也能增加肠道的蠕动,还能消耗过多的脂肪,增强免疫功能等。

  2、重视癌前病变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等发生癌变的几率都比较大。

  3、健康饮食

  高脂肪低纤维素是西方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4、少烟少酒

  烟、酒中的有害物质本身可致癌外,还破坏肠黏膜等。

  5、查高危人群

  如家族性结肠多发性腺瘤病、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的患者。

  患直肠癌应做6大检查

  1、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肿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肿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2、直肠镜检

  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3、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

  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4、盆腔磁共振检查(MRI)

  了解肿瘤的部位,以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术前临床准确的分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的策略,例如:先手术还是先放疗?

  5、腹盆腔CT

  可了解肿瘤的部位、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直肠周围及腹盆腔其他部位有无转移。对直肠癌的分期很重要。

  6、胸部CT或胸部X线检查

  了解肺部、胸膜、纵隔淋巴结等有无转移。

(实习编辑:王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