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离你有多远?
很多脂肪肝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怎么会得脂肪肝呢?的确,脂肪肝通常起病隐匿,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很多患者是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脂肪肝的。脂肪肝离你有多远,你是脂肪肝“喜欢”的人吗?本次脂肪肝小课堂,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脂肪肝“喜欢”哪些人
1 肥胖者
与欧美人种不同,亚洲人不太“耐胖”。也就是说,在同等体质指数前提下,亚洲人体脂含量更高,且脂肪更容易蓄积在腹部和内脏。肥胖是引起健康体检者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肥胖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9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0%~2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2%~8%)的患病率很高。
2 近期体重腰围明显增加者
近期体重和腰围增加与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腰围比体质指数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
3 长期过量饮酒者
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与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年限,以及总酒精摄入量呈正相关。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安全饮酒量标准。一般地说,平均每天摄入酒精量大于80克、持续5年以上,90%~95%的人将发生酒精性脂肪肝,20%~40%的酒精性脂肪肝将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若仍不戒酒或减少饮酒量,10年以后,8%~20%的酒精性肝炎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3%~10%将发生肝细胞癌。
特别提醒
酒精饮料的毒性主要与其酒精含量有关。不管是啤酒、红酒、黄酒,还是白酒,只要饮用的酒精量超标,都会损害健康。
酒精摄入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酒精比重(0.8)。
例如,某人饮用了100毫升(接近人们通常所说的“2两”)50度的白酒,那么他的酒精摄入量为:100×50%×0.8=40克。
注意:啤酒度数并不表示酒精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的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通常,12度的啤酒,酒精度为3.3%~5.0%。
4 生活方式不健康者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过量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吃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夜宵,以及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习惯,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而人体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多余热量,没有被消耗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当脂肪肝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当脂肪堆积在肝脏时,就出现了脂肪肝。
5 糖尿病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21%~45%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42%。
6 有脂肪肝家族史者
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以及脂肪肝家族史者,容易发生脂肪肝。家族中有上述疾病的成员越多,特别是母亲或双亲有上述疾病者,发生脂肪肝的风险越高,发病年龄越小,且发病后疾病进展速度更快。
7 罹患某些疾病者
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性功能减退、黑棘皮病,以及维生素D缺乏和骨质疏松等。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58中毒性肝脏损害;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3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健客价: ¥37.5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54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173年货礼包。
健客价: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