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肝病预防 > 喝酒脸红真的是很能喝酒吗?你了解多少

喝酒脸红真的是很能喝酒吗?你了解多少

2018-08-04 来源:乙肝病食疗大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生活中常会遇到一喝酒就脸红的人,而这种酒后“红光满面”被很多人认为是机体代谢好、酒量“海量”的标志,还有人认为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真的是这样吗?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喝酒就脸红的人,而这种酒后“红光满面”被很多人认为是机体代谢好、酒量“海量”的标志,还有人认为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真的是这样吗?

1.酒后“红光满面”的原因

酒后“红光满面”是由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机体摄入的酒在体内转化为乙醛,乙醛通过乙醛脱氢酶2转化为乙酸,乙酸进一步分解代谢,最终转化为CO2和H2O。乙醛具有显著扩张毛细血管、刺激胃肠道和大脑的作用,可导致机体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脸红等“醉酒”样不良反应。酒后上脸的人正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导致被乙醇脱氢酶分解形成的乙醛出现代谢障碍,在体内大量蓄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光满面”。那些酒后“面不改色”的人,往往体内该酶含量较高,能迅速将体内乙醛快速分解代谢,真正做到“海量”。

2.酒量也能遗传

不同个体间乙醛脱氢酶2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具有一定遗传性,喝酒“上脸”的人往往具有家族遗传性,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家人都能做到“一斤不倒”或都“沾酒上脸”的原因。研究发现,乙醛代谢过程中的多种酶都具有代谢特异性,表现为对乙醇的氧化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速率不同。所以,遗传学上认为双亲遗传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乙醇的耐受性,表现为对酒的代谢、清除速度不同。可见单纯靠“练”来增加酒量并不科学,反而可能给肝脏造成更大的负担和危害。

在动物实验中乙醛常用来作为癌症模型的诱变剂。研究发现,乙醛对机体许多组织和器官都有毒性,能导致然热体畸变,具有明显致癌效应。喝酒“上脸”者喝酒诱发消化道癌症的风险是正常人的6~10倍。可见酒后“红光满面”并不等于“海量”,这类人群更需控制饮酒,提高警惕。

3.酒精性肝病要当心

人体摄入的酒精95%以上在肝脏代谢,乙醇及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具有明显毒性作用,重度饮酒人群10%~35%患有酒精性肝炎,其中8%~0%进展为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癌。地域差异、饮食结构及饮酒习惯等的不同使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情况也有所差异。欧美国家调查显示,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占到所有肝硬化的比例超过50%,日本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占所有肝硬化患者总数的30%左右。在我国,饮酒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饮酒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对肝脏构成严重威胁的重要因素。

近期,据调查显示,我国饮酒人群中酒精性肝病检出率为4.3%。吉林大学2003年对住院肝硬化病人的调查发现,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患者总数的24%,饮酒已成为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乙醛脱氢酶2缺乏人群,乙醇及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长期蓄积,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更大,诱发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的风险更高。

因此,“海量”并不是“练”出来的,酒后“红光满面”的人更应爱护自己的肝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