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七天,走亲访友,各类聚会频繁,免不了在外用餐应酬,大吃大喝。春节期间是消化道传染病甲肝戊肝感染的高峰期,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海产品、各种肉食如果加工不当,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在春节期间大吃大喝,小心甲肝戊肝找上门!
甲肝和戊肝均是与吃有着密切关系的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即病人粪便、血液中的肝炎病毒通过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生食肉类或海鲜亦可传播,其次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常常是引起暴发流行的原因。在农村,散养的鸡、鸭、猪、牛羊的粪便而造成较差的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及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农民非常容易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患上甲肝或戊肝。
当人体被甲肝或戊肝病毒感染后,多数病人起病时的症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厌食、恶心、厌油等,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炎。一般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染、肝区疼痛,甚至黑尿等,此时检查就会发现肝功异常、肝脾肿大。
疫苗前时代,甲肝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疫苗广泛应用后,儿童得到保护,成人成为发病的主要人群。
戊肝发病以中年、老年为主,儿童也可发病。一般戊肝以散发为主,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老年人感染了戊肝后病情往往较重,所以戊肝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大。而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20%左右。感染戊肝病毒后,首先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尿黄现象。
谈到如何预防,首先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肝脏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平时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要经常消毒。生熟菜板要分开。聚餐时提倡用公筷、公匙,最好实行分餐制。春节期间一定避免暴饮暴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警惕因吃肉贪鲜而染病。
预防甲肝和戊肝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甲肝疫苗已纳入免疫规划,1.5岁儿童免费接种一针甲肝减毒活疫苗,其余人群均需自费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是自费疫苗,按“0.6”程序全程接种两针。戊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0.1.6”,接种三针,常在外就餐人员、中老年人、育龄期妇女、畜牧养殖人员、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均应到接种门诊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