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症状 > 16世纪前男孩木乃伊或为乙型肝炎病毒研究提供新线索

16世纪前男孩木乃伊或为乙型肝炎病毒研究提供新线索

2018-01-10 来源:肝脏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解决这个似非而是的论点时,研究人员证实了HBV的进化特征是缺乏瞬时结构(temporalstructure)的,这就意味着这种古老的肝炎病毒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变化不大。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毒病原体,与人类某些疾病的大规模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但是,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起源和演变的时间尺度则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类或已长达几个世纪之久。

  该项研究发现来自对一名死于16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小男孩木乃伊的研究。彼时医学判定该男孩是死于天花病毒感染,但经使用古病理学(paleopathologically)研究并没有发现天花病毒的DNA数据特征,相反却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的DNA数据特征。

  研究人员通过对男孩的骨骼和皮肤的DNA样本进行研究之后,进一步得出结论,夺走男孩生命的实际上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该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近日的PLOSPathogens杂志上。

  以前,电子显微镜提供了该样品中存在天花病毒的证据,然而此次进行的类似分析并没有揭示任何天花病毒颗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古DNA中心的进化遗传学家表示:“这些数据强调了分子方法的重要性,以帮助确定过去主要病原体的存在,这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界定它们可能感染人类的时间。”

  在该研究中,HendrikPoinar等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对天花病毒和HBVDNA进行扩增并测序。但很遗憾研究人员没能恢复任何被确定为天花病毒的读数,可研究人员却成功地重建了163.8倍覆盖的HBV基因组。

  值得注意的是,HBV序列和相关宿主线粒体DNA的DNA序列在靠近DNA片段末端显示出几乎相同的胞嘧啶脱氨模式,这是古代起源的特征。

  相反,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eticanalyses)揭示推定的古代病毒与当代HBV株(基因型D)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先提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混融。

  在解决这个似非而是的论点时,研究人员证实了HBV的进化特征是缺乏瞬时结构(temporalstructure)的,这就意味着这种古老的肝炎病毒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变化不大。

  对于这种混淆,试图使用基于分子钟的方法在迄今取样的时间范围内对该病毒起源进行年代的鉴定,则意味着系统发育测量本身不能用于确定HBV序列真实性。

  如果是真的,这种系统发育模式提示HBV的基因型多样化在16世纪之前便已有,并且能够比较现代和古代HBV之间潜在的致病相似性。

  这些研究发现对于今天的我们对这种常见病毒病原体的出现和演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人员补充到:“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过去的流行病和爆发的行为,我们也可以更多地了解现代病原体是如何工作和传播的。这一信息将最终有助于我们今天对乙肝病毒的控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