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主面,肝气疏泄条达则气色红润,神清气爽。肝有“造血”、“储藏”、“调节血量”和向各脏器“输送血液”的功能,还有分解营养、调节激素等功能,肝还是人体最强的解毒排毒系统和营养输送系统,滋养着全身的脏器。
俗话说:"肝藏血"。意思是白天活动时,血流向四肢,晚上睡觉时,血藏于肝脏。这句话被现代的动物实验所证实,研究表明:直立体位时肝脏血流量减少40%,运动时肝脏血流量减少80-85%,因此平卧体位时肝脏供血较丰富。另外慢性肝炎也常导致肝血流降低,粘度增加。
睡觉时5种表现,说明肝脏出现问题了
1、手脚冰冷、缩成一团
冬天还没到,手脚就开始冰凉。怎么捂也捂不暖,睡觉时缩成一团,这种现象常见于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肝脾功能弱,心气推动力不够,导致津液无法濡养好四肢末梢。
2、鼾声不断
睡觉时打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有的认为这是睡的香的表现,但其实大错特错,打鼾是健康的大敌。《伤寒论》言“鼻息必鼾”,其意识说因津液不足,而导致的。而“肝主筋”,所以说频繁打鼾是肝不好的表现。
3、喜欢趴着睡、抱着东西睡
睡觉时喜欢趴着睡,不抱着东西睡不着觉,其实这也是肝不好的一种外在表现,这反映了心阳不振,严重的话就会出现胸闷、心慌、惊厥等症状。
4、爱说梦话、磨牙、甚至梦游
睡觉时说梦话、磨牙、梦游,这预示着肝脏解毒功能减弱,心有虚热,肝火过旺,即中医学上所谓的“肝风内动”的表现。
5、容易醒、夜尿多
一般情况下,人体膀胱可以自动储存尿液,减少起夜次数,提高睡眠质量。如果凌晨1~3点起来上厕所,要注意自己的肝胆问题,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肝经最旺盛的时候,如果肝虚,人夜晚就会虚烦不安,容易醒。
肝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化工厂”。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肠胃道所吸收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经过解毒程序变为无毒物质,再经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肝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太多的身体毒素无法及时排解出去,反映到人的皮肤上就是脸色暗哑、色素沉淀。
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人体的“美容时间”,此时肝脏正在繁忙的清理身体内的垃圾,消灭有毒物质。如果这段时间不睡觉,就会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口苦咽干、火气大。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为常用中药材,其营养成分极为丰富。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古老医书《本草求真》中记载:蒲公英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本草求真》也有记载: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
中医认为,本品味甘苦性寒,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此药花含叶黄呋喃素、维生素B2,根含多种三帖醇,本草含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此外,尚含果胶、胆碱等。药理实验发现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剂有相当强的利胆作用。另外,还有抗肺癌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