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普通人意外接触乙肝病人怎么办呢?

普通人意外接触乙肝病人怎么办呢?

2017-11-07 来源:肝硬化症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说到乙肝,相信普遍朋友都不觉得陌生,但普遍人对于乙肝的了解都有一定程度的错误,特别是对其传播途径更是存在诸多误解,乙肝病毒,可谓是大家所拒而远之的,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不知情的 情况下或手术不小心,意外接触到了乙肝病毒,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普通人意外接触乙肝病人怎么办?

  可谓是很多人所求解的,就此针对: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怎么办?做下详细介绍: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后,一定要处理及时、得当,不可因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管,因乙肝病毒侵入机体后,会有一个潜伏期,这段时间内多是没有症状的,但一旦造成感染,遗憾终身,那意外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后怎么办呢?

  临床专家给出了以下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首先,应及时到医院抽血检测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肝功(ALT)等,并于3个月和6个月复查。

  其次,根据其抽血的检测结果,如果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并且有乙肝疫苗的接种史,定期复查即可,无需特殊处理。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或没有乙肝疫苗的接种史,应立即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双重阻断,之后1个月、6个月再接种第二针或第三针。

  总之,意外接触乙肝病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以最大限度降低乙肝病毒传染的可能性。

  乙肝常见误解:

  1、空气可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是血液传播疾病,不是呼吸道传染病,不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乙肝会遗传给下一代

  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我国的乙肝患者大多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指母亲携带有病毒传染给她的子女,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生产过程感染、产后感染等三种情况。其中主要是生产过程中感染,是胎儿被含有病毒的血液污染所致。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乙肝可以通过精子或卵子传播。母婴传播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阻断,成功率高达90%左右。所以乙肝育龄女性无需过于担忧传染给下一代,采取正确的阻断措施,同样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

  3、和乙肝感染者一起吃饭会被感染吗?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也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4、和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会被感染吗?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来传播。目前也没发现乙肝病毒能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5、有乙肝的妈妈不可以母乳喂养

  如果孕妇HBsAg阳性,其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虽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出HBsAg和乙肝病毒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吮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也并不会增加感染风险。所以,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乙肝病毒DNA。

  那我们一般人,特别是乙肝家属应该如何有效预防乙肝呢?

  ——预防乙肝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后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身体的健康,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

  1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2切断唾液传播

  在50~80%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乙肝携带者母亲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3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

  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4搞好卫生工作

  准确地来说,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肝,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5远离易感染场所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文眉、修脚等均可传染HBV;一些不正规的医疗诊所,对于针剂、器皿、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亦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6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尽量一个人使用自己的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养成饭前便后、出入公共场所(公交车、医院、超市等)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