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引发人们的关注,有媒体报道“丙肝抗体疫苗获得英国CRCT许可,用于预防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360健康卫士对丙肝疫苗也是非常关心的,今天就来扒一扒丙肝疫苗。
丙肝疫苗的重要性
“我已经不小心染病了,孩子可不能感染上”
这是来自一个丙肝伴随着肝硬化患者的心声,由于丙肝患者无明显身体征兆,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已经病情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特别能引起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关注。
是否真的研发出丙肝疫苗?
很可惜,答案是目前还没有,不否认这条新闻有哗众取宠的目的,360健康卫士通过对当前世界上针对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发现,疫苗的研发确实有了新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难点。
肽疫苗:尚未找到“希望之星”
研究者们从抗原得到灵感,通过研究寻找一种肽,在与MHC-Ⅱ类或MHCI类分子结合后就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但是,现今绝大部分工作都在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肽,而不是测试最有希望的肽疫苗。
包膜蛋白疫苗:
目标已锁定,但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研究者用丙肝基因中H77株E2区合成肽免疫兔,产生了合成肽。通过在黑猩猩身上试验发现,从E2区产生的合成肽,能激发、中和抗体产生,但对丙肝基因的突变没有中和作用。[1-4]
并且,通过多项研究发现,只有E2重组蛋白能与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结合,并发现E2免疫的兔血清能中和E2对靶细胞的结合作用,对丙肝感染有一定的防护作用。[5]
核酸疫苗:尚待验证的另一种可能
核酸疫苗是将DNA或RNA直接导入机体细胞内,合成抗原蛋白,激发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简而言之,核酸疫苗可以增加人体:免疫机能,使丙肝病毒无法破坏人体的健康。
研究者对基因链上E1、E2、C等基因分段进行了小老鼠试验,结果表明:C区构建的重组质粒均能诱导出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加上C区相对保守,是研制丙肝DNA疫苗的主要靶抗原之一[6-8],之后有研究者发现在NS3区存在一个CTL表位,其最小单位由10肽组成,推测其可作为丙肝DNA疫苗构建的有效[9-10]。
丙肝疫苗研发难点盘点
1.难以体外培养
2.多个基因型及血清型,基因突变率高
3.只对人及黑猩猩易感,缺乏合适的丙肝感染动物模型
而且一个现实的原因是:由于现在丙肝治疗方案的显著效果,社会机构对预防性的丙肝疫苗研发,关注度远不及艾滋病等更为迫切的病种。
但是,我们相信,虽然丙肝疫苗的研发存在诸多难点,但是研究者们通过一次次不断的探索,深入增强免疫效果的研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丙肝疫苗的研制一定会有突破。
患者不惧丙肝病毒
值得高兴地是,目前DAA药物能够确实有效的帮助丙肝患者恢复健康,至少,在健康人群等待丙肝疫苗的同时,丙肝患者有DAA类药物治疗达到转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