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疾病是我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肝性疾病,它分为了甲肝、乙肝、丙肝、丁肝这些不同的类型,甲肝和乙肝是比较常见,但是丙肝可能了解的人就比较少。丙肝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爆发性疾病,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必须及时做出诊断。那么丙肝怎么检查出来?
1、肝功能
肝功能包括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可以反应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及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像一些粥类、蔬菜汤等都可以。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肝功能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不能食用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食物,否则对检查结果会有影响。
2、丙肝病毒抗体
抗-HCV是一种最基础的检测,常作为筛查,检测结果阳性需要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丙肝抗体检查对饮食方面没有具体要求。
3、丙肝病毒核酸(HCVRNA)检测
该检测不仅可以知道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存在,还可以测定病毒的含量,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该指标阳性即可确诊丙肝病毒感染。如果只是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病毒RNA阴性,表示以前感染过丙肝病毒,现在已经康复。如果丙肝病毒抗体阴性,丙肝病毒RNA阳性,应以丙肝病毒RNA检查结果为准。因为,HCV急性感染后HCVRNA早于抗-HCV出现于血液中。
4、影像学
包括腹部肝胆脾彩超,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必要时行腹部增强CT或核磁,以了解病情损伤程度。
腹部超声检查应在上午空腹进行,检查前晚九点后禁食,十二点后禁饮水;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内镜(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
CT扫描前4小时禁食。在等待检查时,若因饥饿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可以饮糖水。腹部扫描前一周不吃含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造影。扫描过程中不要移动身体。扫描中可能要用碘造影,有碘、青霉素过敏者应主动说明。头颅扫描时要摘掉头上发夹、耳环等金属物品,眼睛闭上,不要看扫描架上的红灯,扫描部位如贴有膏药也应取下。检查前要带上已做过的检查材料,如B超、X射线检查报告等。
5、肝脏瞬时弹性波扫描(Fibroscan)
是一种无创检查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肝脏弹性硬度检测应在空腹或餐后2小时进行;有黄疸、腹水的患者不建议做,因为结果不可靠;过度肥胖、肋间隙过小的患者也不建议做,得出的结果也较不准确。
6、肝组织活检
是评估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
在手术后要注意卧床休息24小时,饮食还是要以清淡为原则,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另外注意不要吃太咸,也不要吃过硬的粗纤维食物,辛辣及刺激性食物、过热、过冷的食物都应该尽量避免。
很多人对丙肝的了解有限,丙肝的传染性很强,检查出来丙肝之后,患者应该在进行科学治疗同时作相应的护理,特别是饮食方面的护理工作更是重要。那么丙肝饮食护理要注意什么?
丙肝饮食护理要遵循四少
丙肝饮食护理注意什么?
1、少“糖”
肝病患者过多吃糖,可能会形成脂肪肝;而且糖的一些代谢残渣会加重肝脏负担,且容易引起胃肠胀气。建议丙肝患者多通过吃一些水果来补充欠缺的糖分。
2、少“脂”
丙肝患者应当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对黄油、奶酪及其他奶制品,食用油、肉类、坚果、甜点等含脂较高的食物,少吃为好。
3、少“药”
药物同样也为肝脏所忌,因为肝脏是药物的过滤器、解毒器。一些处方药,包括中成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因此,什么药该用,什么药不该用,一定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4、少“铁”
体内铁的含量过高,会降低丙肝患者对干扰素的反应能力。要限制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并避免使用铁制炊具。
丙肝生活护理怎么做?
1、丙肝治疗期间生活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基础,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失眠症状,不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因此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辅助自己的睡眠,可以洗个舒服澡或听听轻音乐促进睡眠。
2、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肝脏,杜绝有害物质和酒精。药物和酒精滞留在体内,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特别是摄入酒精时,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另外一些感冒药、草药,他们可能是作用很强的药物,很容易损伤肝脏。
3、丙肝患者要避免长期焦虑。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情,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患者可以做些有益身心的活动,转移自身的注意力。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适当的运动调理可以使增强自身免疫能力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丙肝治疗期间生活护理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合理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同时要注意保护肝脏,避免饮食等因素,增加肝脏的负担,给治疗增加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