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各时期都有什么症状据医学研究表明,黄疸型肝炎整个病程一般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那么黄疸型肝炎各时期都有什么症状?
黄疸型肝炎主要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过多积聚所致,黄疸型肝炎症状主要表现为“三黄”: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液发黄。黄疸型肝炎的出现代表患者的肝脏存在严重的损害现象,因此,治疗黄疸型肝炎十分重要。
一、黄疸型肝炎前期:
这个时期是最早出现的,通常持续2-7日,多数起病缓慢,可有畏寒发热,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期末小便颜色加深,继而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染。
二、黄疸型肝炎黄疸期:
这一时期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1周左右达高峰,部分病人就会出现肝内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日益加深,皮肤搔痒,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叩击痛。本期病程2~6周左右。
三、黄疸型肝炎恢复期:
这个时期大约持续2~3周,有的持续1~2月。会出现黄疸已退,食欲恢复,精神和体力也逐渐恢复,肝肿大也逐渐恢复,但是肝脏实质的真正完全康复还需半年左右。
另外,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其它症状和体征也轻。
出现黄疸应做哪些检查
当出现黄疸首先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先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还是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1.如果患者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数值下降,尿常规中隐血试验阳性、尿胆原增加及尿胆红素阴性,TB升高,DB基本正常,ALT、AST、ASP、GGT、ALB及PT正常,应考虑为溶血性黄疸,再进一步作可引起溶血性疾病的相关检查,此时患者应至血液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2.假如患者肝功能正常,肝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转氨酶(ALT和AS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均增加,DB/DT在30%-40%之间,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白蛋白(Alb)降低,尿常规可见尿胆红素及尿胆原不同程度的升高。即可考虑为肝细胞性黄疸,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进一步检查。
3.当患者TB升高,DB明显升高,DB/DT大于50%,ALP、GGT明显升高,尿常规尿胆红素也明显升高,但尿胆原减少或消失,应考虑阻塞性黄疸的可能,可能过B超CT、MRI、ERCP及肝穿刺活检等检查以确定为肝内淤胆抑或肝梗阻。
黄疸就是肝炎吗
所谓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从而引起巩膜及其他组织出现的黄染现象。胆红俗代谢过程中,先后产生两种胆红素,即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无论何种胆红素升高,都可能引起黄疸。黄疽最容易出现的部位是巩膜、黏膜、血管、皮肤等处。因这些组织富含较多的弹性蛋白,后者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如果只有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标准而患者未表现巩膜、皮肤的黄染称为隐性黄疸;只有皮肤等部位的发黄而血清胆红素不升高者,称为假性黄疸。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化工厂”,间接胆红素生成后必须运到肝脏进行转化后排泄。肝脏如出现炎症或其他病变,其转化及排泄胆红素的过程出现障碍引发血清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患者迅速出现尿色加深,巩膜、皮肤发黄等体征。黄疸前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即所谓的黄疸型肝炎。此种黄疸又被称为肝细胞性黄疸。因此,黄疸出现与否,是肝脏受累或出现病变的一个重要体征,但出现黄疸者未必都是肝炎。临床上把因红细胞过度或过量破坏引发间接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的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又叫肝细胞前性黄疸。有时又可因为胆囊或胆管部位的病变,如结石、肿瘤、炎症等疾病导致胆红素排泄漳碍,引发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而引发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又叫肝细胞后性黄疸。由此可见,庙床引发黄疸的病因和病种较多,不能笼统地认为都是病毒性肝炎所致。[1]
治疗后注意什么
首先,从黄疸型肝炎的病情严重性来说明黄疸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注意什么。如果黄疸型肝炎严重,可危及生命,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脂溶性胆红素可沉着到脑神经核上,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
其次,从黄疸型肝炎的病因向患者解说黄疸型肝炎的预后问题,甲型和戊型肝炎仅引起急性肝炎,少数发展为重型肝炎而不转为慢性,合并症少见。一部急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由于病原及机体免疫方面的原因病程可超过半年以上演变成慢性肝炎。其中急性乙型肝炎约10%,急性丙型肝炎约50%转为慢性。
黄疸型肝炎患者除了要注意上述内容外,在治疗后,还要注意饮食上的问题。食物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冷热适宜,无刺激性,适量,富于营养的流食、半流食、软食。患者只有做好这些内容,才能使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
舒肝,清热,利湿,祛黄。 用于黄疸和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
健客价: ¥13舒肝,清热,利湿,祛黄。用于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
健客价: ¥15恩替卡韦分散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扶正化瘀胶囊: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健客价: ¥520恩替卡韦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复方鳖甲软肝片: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缕红丝等。
健客价: ¥1350清热利湿、健脾消滞。可用于肝胆湿热,脾胃失运型急性肝炎所致的黄疸,胁胀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改善。
健客价: ¥37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它重型肝炎的综合治疗。
健客价: ¥25利胆退黄,改善肝功,调节免疫机能。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和其他肝炎。
健客价: ¥44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
健客价: ¥69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症侯者。
健客价: ¥36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症侯者。
健客价: ¥34舒肝养血,化瘀理气。适用于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及肝炎综合症。
健客价: ¥16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急性黄恒型肝炎,传染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另还可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者,症见皖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肋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苔黄腻,脉滑数。
健客价: ¥35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健客价: ¥16清热利胆,理气止痛。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黄疸(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健客价: ¥35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健客价: ¥115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恢复肝功能、降低氨基转移酶的作用。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恢复肝功能、降低氨基转移酶的作用。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
健客价: ¥30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恢复肝功能、降低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
健客价: ¥40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健客价: ¥35活血化瘀,行气健脾,解毒利胆。用于无黄疸型慢性肝炎。
健客价: ¥15清肝利胆,利湿解毒。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或无黄疸)、发烧(或低烧)口干苦或口黏臭,厌油,胃肠不适,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等;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1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保护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主要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等症。
健客价: ¥34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