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乙肝认识和治疗措施

乙肝认识和治疗措施

2017-09-18 来源:爱肝公益联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乙肝认识及治疗措施

  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

  包括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试验、AST、ALT、A/G、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电泳等。

  2.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有条件可检测HBV-DNA,DNA-p,Pre-S1、Pre-S2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内HBV-DNA。

  3.肝脏活检(肝穿刺检查)

  4.血糖、尿糖、尿常规等

  五项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

  并发症

  1.肝原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点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显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后胰岛素明显升高而C太峰值仍较正常稍低。

  2.脂肪肝

  机制尚不清,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单项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检病理检查。

  3.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4.肝癌

  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

  5.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治疗措施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急性肝炎的治疗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他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4)中药治疗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

  (5)营养应高蛋白饮食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6)抗病毒药物治疗①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停药后部分病例的血清指标又逆转。

  2.慢性肝炎的治疗

  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DNA水平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乙肝抗病毒最忌讳擅自停药或换药,最终加重疾病进展。

  3.重型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具有再恢复的可能,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4.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

  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饮食保健

  忌食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2、忌吸烟

  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3、忌饮酒

  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滥用激素和抗生素

  任何药物对肝肾都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6、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7、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8、忌高铜饮食

  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规律

  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畅

  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

  11、忌劳累

  肝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肝炎病人功能异常,营养失调,需多休息。

  12、忌乱投医

  不要轻信江湖游医,以免延误了正确的治疗。

  专家观点

  误区一:对肝炎传染性认识的误区

  引起慢性肝损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而甲型、戊型肝炎是一种引起急性肝炎,基本不会慢性化,甲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丙型肝炎通过血液、体液、母婴垂直、创伤性医疗器械等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但是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乙肝和丙肝。

  误区二:对诊断及检测认识的误区

  某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甚至非肝病专科医务人员,都普遍存在一种认识,那就是认为“小三阳”好而“大三阳”不好,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存在慢性乙肝携带者和慢乙肝患者,如果是携带者,意味着病情相对稳定,可以承受正常的工作、学习任务;如果是慢性活动性或肝硬化患者,就必须进行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