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症状 > 重症肝病症状 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重症肝病症状 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2017-05-1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重型肝炎是严重的肝脏疾病,一般的重型肝炎都是由急性肝炎转化而来的,重型肝炎就是常说的慢性肝炎,主要有大三阳和小三阳等,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就是患者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了。

  肝病专家说在临床上肝炎的发病率非常的高,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减少危害的发生,但是有些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肝炎病情加重,出现了重型肝炎的发生,那么重型肝炎都有哪些表现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发病原因较多,如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如EBV、CMV等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等。重型肝炎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包括如下:

  患者主要表现为极度疲乏;严重消化道症状如频繁呕吐、呕逆;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肝脏进行性缩小;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皮肤、黏膜出血;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情可迅速恶化,2周内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或其他重型肝炎表现者,为急性重型肝炎;15天至24周出现上述表现的患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患者出现重型肝炎的表现,则为慢性重型肝炎。一般来说,急性重型肝炎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者多数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最高,可达80%以上。

  TIPS-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

  重型肝炎是严重的肝脏疾病,一般的重型肝炎都是由急性肝炎转化而来的,重型肝炎就是常说的慢性肝炎,主要有大三阳和小三阳等,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就是患者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了。准确的确诊重型肝炎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日常调养,稳定病情,预防病情恶化。

  1、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2、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3、慢性重型肝炎

  其发病基础有(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3)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4)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它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和其它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3期。(1)早期: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2)中期: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和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