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肝病用药 > 国际肝病APASL2013天天快报

国际肝病APASL2013天天快报

2017-04-04 来源:国际肝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病毒变异会增加发生肿瘤的风险,但还没有数据显示肿瘤的发生存在病毒基因型的特异性。目前我们已知,HCV基因型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微小的突变就能影响疾病的结局,包括肝癌的形成。

   【Cover Story】 

  第23届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年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35年前,APASL从新加坡开始走向世界。如今,APASL犹如风华正茂的青年,回到他梦想开始的地方。APASL年会自1978年成立以来,已有了长足的成长与进步,目前它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肝病会议,国际肝病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
 
  【现场关注】
 
  大会第一天,内容精彩纷呈的继续教育课程场面异常热烈。Ray Kim教授和Yock Young Dan教授为临床医生开展了转化医学研究相关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微小RNA技术讲座;Antonio Bertoletti教授和Stephen Locarnini教授围绕“病毒性肝炎:从病理学机制到治疗”的主题,介绍了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脏损伤机制和病毒与免疫因素的作用;Teerha Piratvisuth教授和Wan Cheng Chow教授组织的临床继续教育课程,以“肝硬化的临床挑战”为主题,集中探讨肝硬化诊断、预后、管理、以及并发症处理。
 
  台湾大学医学院高嘉宏教授介绍了近期完成的一项开放性、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HCV/HBV共感染时,无论HBV为活动性或非活动性,均不影响HCV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
 
  研究共纳入321例活动性HCV感染的台湾患者,其中HCV基因1型的患者,使用PEG-IFN-α2a (180μg,QW) 联合利巴韦林(1000~1200mg,qd)治疗48周;HCV基因2、3型的患者,使用PEG-IFN-α2a(180μg,QW)联合利巴韦林(800mg,qd)治疗24周。结果表明,HCV基因型1患者获得SVR率基本相同,161例HCV/HBV患者与160 HCV单独感染患者分别为72.2%和77.3%;对于有HCV基因2、3型感染的患者,上述两组的SVR率依次为82.8%和84.0%。
 
  多因素分析显示,抗HCV治疗获得高SVR率的预测因素包括低基线HCV RNA水平和无肝硬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基线血清HBsAg水平可能与双重感染患者罹患肝癌相关,HCV/HBV共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增加,同时死亡率较高。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Roberto Di Donato教授在最新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细胞肝癌(HCC)的复发率,并增加HCV相关肝硬化HCC患者的存活率。
 
  这是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匹配对照研究,共纳入60例接受肝切除或射频消融的HCC患者。在治疗后,20例患者接受标准的PEG-IFN +利巴韦林48周治疗方案,同时对照组40例HCV肝硬化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中位数观察期为43个月。在12月,24 月和36 月时评价HCC的复发率和生存率。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CC复发率较低,而生存率较高。治疗组的HCC复发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33±18个月 vs. 15±17个月 ,P=0.010)。治疗组中,40%的患者获得SVR,然而在组内分析表明,这个结局并不影响在12月、24月和36月的HCC复发率和存活率。该研究提示,标准两联抗病毒治疗可作为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HCC复发的二级预防。
 
  【专家访谈】
 
  抗HBV药物治疗的新目标
 
  罗马萨皮恩扎大学Massimo Levrero教授
 
  [问题:让更多患者实现治愈]
 
  目前,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中,大约1/4患者可以达到功能性治愈。而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中,只有经过几年治疗后才可能抑制病毒的复制。我们近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并达到病毒抑制的患者中,仅1/3的患者在治疗停止后仍可以保持病毒抑制。所以,目前最大问题是如何让更多患者实现真正的治愈。
 
  [目标:彻底清除病毒cccDNA]
 
  在抗HBV治疗中,尽管我们实现了病毒的抑制,但是cccDNA潜伏在细胞核中,病毒可能会被重新激活。这种潜在的病毒活动性,致使很多患者在去除药物后可能出现复发。因此,只有彻底清除病毒潜伏的cccDNA,才能实现根本的治愈。
 
  [抗HBV新药:入胞抑制剂]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种入胞抑制剂的研究,通过作用于cccDNA的核心颗粒来阻断核衣壳组装,使核心颗粒出核受阻,而cccDNA不再具有活性。此项研究以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核心蛋白、以及细胞核中的cccDNA为目标,以高效的方法抑制cccDNA功能。目前,该研究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疗效,我们计划在体内模型中进一步研究,未来将有望进入临床。
 
  HCV治愈下肝癌形成机制
 
  日本东京大学Masao Omata教授
 
  ---------------------------------
 
  从治疗方面来说,虽然目前HCV感染能够在2~3年内完全治愈,但是疾病过程中可能经历怎样的突变仍未可知。而且,我们尚不清楚多少损伤应归咎于HCV感染。慢性HCV感染虽然目前可以实现治愈,然而肝细胞内累积的突变却持续存在,并可能导致将来肿瘤的发生,尤其是进展性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率高。
 
  [病毒基因的因素]
 
  病毒变异会增加发生肿瘤的风险,但还没有数据显示肿瘤的发生存在病毒基因型的特异性。目前我们已知,HCV基因型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微小的突变就能影响疾病的结局,包括肝癌的形成。这就是突变导致感染和最终导致肿瘤之间的关系。
 
  [病毒蛋白的因素]
 
  HCV仅产生一种多肽,但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10个不同的蛋白多肽(包括核心蛋白、包膜蛋白等)。研究人员分别分析了HCV表达的这些蛋白的作用与影响,发现核心蛋白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人的NFK-sigma信号通路,并与其他一些致癌通路相互影响。因此,我们推测病毒蛋白可能影响肝癌的发生。
 
  【现场快报】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Graham R. Foster教授领衔的MATTERHORN研究表明,在DNVr+P/R基础上增加MCB后,G1a部分应答患者的SVR12可从30%提高至75%。而在G1b部分应答的患者中,使用DNVr+P/R和四联治疗的SVR12也具有可比性(91% vs. 96%),且药物的耐受性良好。(摘要号:1158)
 
  ◆加拿大Ottowa大学医院Curtis Cooper教授进行的DAUPHINE研究表明,DNVr+P/R治疗初治的G1/4患者可取得较高的SVR24。所有的32例G1b/CC患者取得SVR24,包括接受12周治疗的患者对于G1b/非CC的患者,在使用DNVr 200mg或100mg治疗24周的情况下,SVR24率高达95%~96%。(摘要号:1108)
 
  ◆希腊罗得岛总医院第一内科Vasilios Papastergiou进行的一项前瞻性评估表明,HCV-5型感染者对于PEG-IFN/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应答良好(SVR:63.6%)。RVR和EVR是SVR最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并且可作为HCV-5型感染者的个体化预测因素。(摘要号:1882)
 
  ◆由我国南方医科大学侯金林教授牵头的EFFORT研究,是第一个在中国以证明抗HBV疗效优化路线图概念的随机对照研究。大会上侯教授介绍了该研究的2年最终结果,证明了相比标准治疗,路线图概念是有效的,它对HBV DNA的抑制增强,且基因型耐药减少。(摘要号:964)
 
  ◆在丙型肝炎治疗中,PEG-IFN-λ1a相比PEG-IFN-α已显示出更强的早期病毒学效应和更好的耐受性。香港中文大学陈力元教授首次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比较了这两种干扰素的疗效,结果显示PEG-IFN-λ1a表现出更强的早期抗病毒疗效,并且血液学异常和流感样或肌肉骨骼症状较少。(摘要号:1877)
 
  【今日名家】
 
  Seng Gee Lim, MD
 
  2013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大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系主任;主要从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临床转化研究,病毒性肝炎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此外在药物性肝损伤、肝癌、肝移植等其他肝脏疾病领域也颇有研究;目前是多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担任liver international杂志编委。
 
  Edward J. Gane, MD
 
  APASL名誉主席、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副主编,新西兰在奥克兰市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教授、首席肝病专家;主要从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研发工作,国际上负责多项肝移植前、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临床试验负责人。在7日的大会上,Gane教授发表了题为“无干扰素治疗的承诺:梦想还是现实?”的特邀演讲。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