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肝区痛别搞错,肝区疼痛“养”大于“治”

肝区痛别搞错,肝区疼痛“养”大于“治”

2016-12-17 来源:四川中医肝病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疼痛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药。确定病因后,大部分患者通过休息、合理营养和适当治疗,随着肝病好转疼痛逐渐消失。因此还是强调“三分治,七分养”。

  肝区痛是相当常见的症状,但肝区痛并肝病的“专利”。在遇到以肝区痛为主诉的患者时,医生一般依次考虑到如下疾病,即从最常见到少见病的基本原则入手。

  1、胆道疾病

  最常见。包括胆石症、胆囊炎等,因为80%的慢性肝病患者都合并胆道疾病,因此肝区疼痛它最常见。而且由于其解剖位置紧贴于肝,自然常有“肝区痛”。

  比较明显的胆囊炎疼痛部位多固定、局限,呈钝痛或绞痛发作,B超多能诊断,即B超提示胆囊炎性变,但轻度胆囊炎只有轻微症状,稍有不适,B超不易查出;但也有不少B超提示胆囊炎性变,没有临床症状。

  2、胃炎

  多见。慢性肝病患者常合并胃炎,占总比例的70%左右,有时也反映在肝区或者右季肋区不适,除疼痛感觉外,常伴饱胀不适和暖气感。

  3、右下胸肋缘疾病

  多见。多见于肋软骨炎。这类疾患局部有明显压痛点,典型的有肋软骨隆起,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如果在体检时不被疏忽,是不应遗漏的。当然,肝功能及肝脏B超均正常。

  4、腹直肌右上段劳损

  多见。常见于驾驶员和伏案工作者等,因其腹直肌右上段处于收缩疲劳状态。其体征以表面压痛,且弯腰时更为明显,与内脏痛完全不同。

  5、右侧膈胸膜病变:

  少见。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合并胸膜炎,一般为结核或非结核的炎症黏连。病史中可以表达,胸片可示病变迹象,肝功检查及肝脏B超检查无异常。此种黏连所致“肝区痛”,多为隐痛或钝痛。

  6、肝细胞肝癌:

  少见。早期肝细胞肝癌由于位于肝脏内,并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也不会诱发肝区疼痛。只有中晚期肝癌由于体积较大,触及肝脏被膜后才会疼痛。肿瘤位于接近肝包膜部位的话,在肿瘤较小时,肝区疼痛也多比较轻微或不出现肝区疼痛,随着肿瘤的长大,肝区疼痛越来越剧烈,后期往往疼痛难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B超很容易鉴别。

  肝区疼痛“养”大于“治”

  不能盲目用药,止痛药不推荐使用

  肝区隐痛不能盲目用药,尤其是对于那些肝脏已经受损的患者来说,乱用药无疑是慢性自杀,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肝加重肝脏的负担,无形中是加重了肝脏的受损程度,加重了病情的恶化。所以建议肝区隐痛的患者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看看肝区隐痛的原因,而后再对症用药。

  疼痛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药。确定病因后,大部分患者通过休息、合理营养和适当治疗,随着肝病好转疼痛逐渐消失。因此还是强调“三分治,七分养”。

  疼痛的个体差异

  疼痛还和每个人个体敏感性不同有关。有肝区痛不要只想到肝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请教医生,作进一步的检查,除外其他疾病,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及并非所有的肝区疼痛都是肝病发作或者肝癌。

  因此,并不见得所有的肝区疼痛都需要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请教医生,作进一步的检查,除外其他疾病。当感到肝区疼痛明显,影响工作和学习的,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对因处理,包括胆囊炎的清肝利胆药物,胃炎的质子泵抑制剂,促进消化动力药等;必要时咨询相应专科医师进行处理。

  肝病后综合征

  肝区痛在部分肝病恢复期或其后仍可出现,表现为间歇性或阵发性,为“肝病后综合征”的一个表现,这也是功能性损伤之一,可以在医生的疏导调理后逐步得以减轻、缓解。有肝区痛不要只想到肝病,应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科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除外其他疾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