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误解有多深?我国乙肝发病率一直很高,这是事实!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每年仅有0.25%至0.4%的病人会变成乙型肝炎患者,而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会变成乙肝病人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治疗,不要服药,不要隔离,可以正常工作,而倍受歧视的正是这类人群,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敢恋爱、结婚或生儿育女。
误区一:共餐可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不经肠胃道传播,乙型肝炎不是肠胃道传染病。共餐、共用食具不会传染,一家人不需要分餐。口腔、食道没有破溃也不通过消化道传染,平时生活中吃饭、握手是不会传染的。
误区二:蚊子叮咬可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只存活48小时,而蚊子吸血的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上,蚊子叮咬不会传播乙肝。
误区三:呼吸空气可传染乙肝病毒
不会通过呼吸道传染,同室工作、交谈亦不会被传染。[详细]
国人对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误解有多深?正确认识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1、性传播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乙肝病毒,故乙肝病毒是血液病毒,在美国乙肝也是一种性病。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2、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
3、母婴传播
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
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90%以上。
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感染乙肝病毒
1、注射乙肝疫苗人体产生抗体后,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病毒的侵入!
2、万一不小心感染了乙肝病毒,如果你拥有强健体魄,身体可通过自身的系统自行清除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