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去海边玩,吃了当地特色生海鲜。吃完并没闹肚子,可回家三、四天后相继有两人发烧达39℃,退烧后仍然虚软乏力,皮肤泛黄。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得了戊肝。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主任李佰君表示,戊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可分五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街头不正规的文身、文眉、文眼线、扎耳洞和修脚等行为也可能因血液而感染上乙肝病毒。
甲肝病毒多为粪口传播,患者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源、食物、海产品等能够感染病毒。而戊肝的传播途径和甲肝相类似,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被粪便污染的水源,吃了或者接触了带有戊肝病毒粪便污染的食物、特别是没有煮熟的食物、蟑螂等也可以作为媒介传播戊肝病毒。
近年来,我国戊肝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在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位居首位。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戊肝病毒是已知的病毒性肝炎中发现最晚的病毒,因此很多消费者了解得少。”李佰君表示。戊肝感染后发病比较急,一般典型表现有发热、乏力、黄疸、胃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肝衰竭乃至死亡。
李佰君称,多数戊肝患者初期会有发烧症状,而普通血常规查不出问题,只有肝功能检查可以查出异样。夏季戊肝发病例数多则与海鲜等食物有关,戊肝的一种感染途径就是吃生海鲜和刚摘下来不洗干净的蔬菜。李佰君说,今年入夏以来已经接诊了近30例戊肝病患。“海鲜不能贪图嫩,而是要煮熟;贝类没“张口”不能吃;蘸酱菜也得洗干净,不能摘下来觉得是最新鲜的就舍不得洗;老人,儿童和孕妇更要注意。”
江苏省传染病诊疗技术中心主任赵伟教授指出,尽管目前戊肝还没有预防疫苗,但它并不可怕,吃熟食、勤洗手、用公筷便可以有效预防,而且戊肝是可治愈的疾病,没有必要草木皆兵。
感染戊肝后,病情严重的可发展为重症肝炎,最终导致肝昏迷。孕妇也是最易患戊肝的人群之一,她们感染后容易发生肝衰竭。此外,白血病、心脏病患者,一旦感染戊肝也容易发生死亡。戊肝是经过“口—粪”的肠道传染性肝炎,目前认为海鲜是主要的食物传播途径,少吃海鲜,吃熟食是很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人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感染后有4—6周的潜伏期。戊肝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黄疸,通俗地讲就是尿液颜色发黄、眼睛发黄、皮肤发黄,这种黄特别的明显。
赵伟说,预防戊肝除了尽量不吃生食物外,饭前便后勤洗手,使用公筷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勤洗手”也有讲究,最好采用消毒型肥皂或者消毒液,指甲缝和手腕则是不能忽略的部位。此外手上洗出泡沫后一定要揉搓3分钟以上。
家中一旦出现戊肝患者,第一要做的就是将其送到传染病院进行隔离治疗,而对其接触过的物品最好进行煮沸15分钟消毒,因为戊肝病毒在70℃以上就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