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与阴道炎都是是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都会出现尿道不适、尿急等症状,因而容易混淆两种疾病延误治疗。因此,认识两种疾病的病因和病症对于辨别疾病很重要。
尿常规中的蛋白(干化学法)和尿微量白蛋白是筛查肾脏疾病时常用的两个检测项目,但许多人对这两个指标不是很了解,经常混淆或者对两个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存在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尿常规中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区别。
不想吃饭、厌食,甚至恶心、呕吐,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些患者总是先往到消化科或者肝病科,看看是不是得了胃病或肝病,一看没胃病和肝病,就搁置不管了,忘了看肾病医生,结果耽误了病情。
别犯难,有问题咱们就解决,今天我就教大家总结一下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以及其具体临床意义。看懂这些内容,读懂自己的尿常规化验单不成问题。
一般情况下,得肾病后医生会根据化验结果和一系列临床表现,进行抗炎、降压、消肿等治疗。但肾病略微复杂,有的时候总是不见疗效,而且通过一般的检查方法难以确定如何治疗才能奏效,这时医生会要求做肾穿刺活检术来明确病理类型,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肾活检病理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判断疾病是"活动性”还是“慢性”。前者指急性的、对特殊治疗有效的病变;后者指不可逆性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病变。
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有时去抽血查肾功能,这些指标一旦在正常范围内即认为肾功能正常,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每个肾脏有100万个肾单位,储备相当大,只有毁坏75%时,才有临床症状。
据了解,肾脏的作用是排除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尿液的变化可以反映肾脏的状况。尿频、尿急、尿痛、尿量变化等,都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