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作为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因素,被肾病患者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
可是有患者检查了很多次,仍是没查清楚自己的尿蛋白该怎么治疗,因为这部分患者的检查项目不全面,以致于病情诊断不清。
尿蛋白的检查主要有4项:
尿蛋白定性
也就是尿常规上显示的尿蛋白加减号,在各项尿蛋白相关检查中这是最基本的一项。优点是方便,缺点是准确度不高,
为了消除误差,初次检查尿常规的患者至少要查三次晨尿才能确定是否有蛋白尿。
这三次采取“三局两胜”,如果出现两次阳性,说明确实有蛋白尿或(和)血尿。如果三次中出现两次阴性,不能诊断有蛋白尿和血尿。
如果尿常规显示尿蛋白超标,就需要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常规是看尿蛋白“有没有”,而尿蛋白定量是看尿蛋白“有多少”: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取其部分来测定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
轻度蛋白尿,指的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0克;
中度蛋白尿,指的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介于1.0克—3.5克之间;
重度蛋白尿,指的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
尿蛋白电泳
不同的尿蛋白分子,在通电后会形成不同的排布。此项检查可以大致推断尿蛋白的来源(是溢出性蛋白尿还是组织破坏性蛋白尿);并可了解肾功能的情况,如仅有中分子量尿蛋白,病变较轻。如低中高分子量尿蛋白均有,说明病变较重。
尿蛋白组分
尿中的蛋白质分子有很多种,而尿蛋白组分是为每一种蛋白质分子做“定量”检查,看每一种蛋白质有多少,从而精准判断尿蛋白的来源,以及肾脏的受损位置、受损程度、需要怎样的治疗。
比如转铁蛋白,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屏障中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
尿NAG酶,反映肾脏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坏死;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灵敏地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
尿β2微球蛋白,反映肾小球基底膜的损害;
尿免疫球蛋白G,明确诊断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损害;
等等等等……
尿蛋白电泳是反映的尿蛋白的全面情况,尿蛋白组分是对尿中各已知成分进行定量检验,两个检查相互配合,是目前最为全面的尿蛋白检测。
肾友们,你们检查全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