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泌尿频道 > 泌尿常识 > 泌尿病症 > 这七点肾病误区,肾病患者知道的越早越好!

这七点肾病误区,肾病患者知道的越早越好!

2018-07-09 来源:生修堂肾病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蛋白质的入量是越少越好的,因为摄入的蛋白质少,产生的含氮代谢废物就少,尿毒症的症状就轻。

肾病虽然很常见,但是很多人对肾病的认识都是一知半解,对它的认识还存在不少的误区。比如说有不少人以为肾病就一定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这是真的吗?

肾病就要控制蛋白质吗?

原发性肾病,如急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继发性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肾病是不需要控制蛋白质入量的,其中像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因为尿中丢失的蛋白量大,存在低蛋白血症,病人的水肿不容易消退,还需要补充蛋白质以提高血浆蛋白水平,以利于水肿的消退。

需要控制蛋白的是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蛋白质的入量是越少越好的,因为摄入的蛋白质少,产生的含氮代谢废物就少,尿毒症的症状就轻。但是正常的人体和人体病损的修复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太少,不够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会形成负氮平衡,使身体虚弱,贫血加重,也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所以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要兼顾身体的基本需要和肾功能两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并不是越少越好。有的医生为了追求短期的疗效,完全禁止病人摄入蛋白质,这对长期的恢复是不利的。

肾病患者不可不知道的这些肾病误区

误区一:换肾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媒体对换肾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传,使得不少人一听尿毒症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病人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

误区二:激素能够治愈此病

很多病人发病之初感觉倦怠,双腿沉重,早上起来后,脸部浮肿,随后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被确认为此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化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误区三:有毒副作用药物与解毒排毒药物合用

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指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问题,西药也有配伍禁忌,很多化学药不能同时使用。然而临床上治疗上经常把降低免疫力的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与提高免疫力的黄芪注射液,金水宝,香菇多糖注射液,胎盘片等合用。一个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我们不可否认,激素在控制急性期的尿蛋白又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慢性肾病患者更是要尽量少用激素。

误区四:透析无法摆脱

西医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误区五:体检无需查肾功

肾脏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误区六:肾虚就是肾病

很多人将慢性肾病与中医的肾虚相混淆。中医的肾与西医肾脏的概念内涵差别巨大,许多非肾脏疾病也可划入中医的肾虚范围,但许多中医的肾虚患者并没有慢性肾脏疾病,这可以说是我国公众对慢性肾病认识的一个误区。

误区七:肾病是不治之症

肾病不是不治之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就能使病情很好地得到控制。但许多患者发现肾功能下降后就特别害怕,病急乱投医,结果导致肾功能出现不可挽回的进行性损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