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都知道,得了肾病就会有蛋白尿,还会有水肿;可是患者不知道的是,尿蛋白和水肿其实还有很多的禁忌。
忌
患者不知道尿蛋白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膜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很小,它可限制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滤过,而只能滤过血浆中一些小分子的蛋白质,如如肌红蛋白、溶菌酶、微球蛋白及少量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蛋白。白蛋白分子量较大,被滤过者极少。IgG,IgM(免疫球蛋白G和和免疫球蛋白M)及巨球蛋白更难通过。
一般正常人肾小球滤过液(原尿)中,每天的蛋白质总量可达到10克~15
肾素
但95%以上均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入血液,因此尿中蛋白质的排泄量极微。健康成人每日作用排泄尿蛋白在150毫毫克以内,常规定性检查为张素阴性。
此外,肾小球上具有凝胶物质,含有丰富的赖氨酸类胶质蛋白质及多糖类蛋白,其中的唾液酸是一种多阴离子,这些多阴离子使肾小球基膜带负电荷,同性相斥,从而可以限制一定量的蛋白分子通过。因此,在正常人的尿中不会出现蛋白质。
总结:只有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时,才会从体内滤过出大量的分子蛋白,从而产生尿蛋白。
治疗:修复肾小球,提高肾小球滤过能力,可以有效的控制蛋白尿的流失。
由上可见,很多患者都疑虑为什么自己的蛋白尿指标越来越高,怎么降也降不下去,就是因为不明确尿蛋白的产生原因,找不到根本的治疗方法。
忌
患者不知道尿蛋白的治疗方法
菌株降尿蛋白一直被视为肾病治疗的新方法,由于菌株特殊的生长条件,使其本身具有正电属性,与肾小球基底膜上所带有的负电荷互为转化,可以清除掉游离在肾小球上的垃圾毒素;并且本身具有的皂甙、多糖、多肽养肾元素可以快速的修复肾小球基底膜的受损程度。
不管是降尿蛋白还是治疗其他肾病,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治疗,才能有效的延缓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