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呢?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尿道炎疾病,较淋病为轻,尿道分泌物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量较少,常需用手挤压尿道才能溢出。又被称为“淋病后尿道炎”。那么,到底如何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法。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很难治好,而且极易反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不洁性行为导致该病的出现,该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患者只有在发病初期及时采以治疗才能够避免病情加重,摆脱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困扰。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法:
一、抗生素治疗:
急性尿道炎采用抗生素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全身治疗应注意休息,补充足够液体。在急性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否则会延长病程。
二、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主要以清热利湿,解毒通淋为主,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消灭病原菌,消除诱发因素和。临床常分以下五型辨证论治:膀胱湿热型、肝胆郁热型、胃肠湿热型、肾阴不足型、脾肾阳虚型。
三、辅助治疗:
1、多喝白开水,帮助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
2、多饮红莓、蓝莓汁,可防止细菌附着在膀胱及尿道内壁上,降低尿道感染发炎的几率。
3、选择棉质内裤,以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减少细菌生长的机会。
4、去除诱因,注意性生活卫生,及时治疗感冒,疲劳后注意休息。
四、局部治疗:
适用于慢性尿道炎,急性期禁忌。
1、尿道扩张术,有引流及按摩作用,并可预防炎症性尿道狭窄。
2、尿道内灌注药物,有收敛及减轻炎症的功效。
3、尿道内有溃疡及肉芽组织时,可行经尿道内腔镜电灼术。
何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