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筛选性检查:指一般患者都应该完成的检查项目
1、病史:
①典型症状:包括排尿日记评估,详见附录二;②相关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状况等;③相关病史: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史。
2、体检:
①一般体格检查;②特殊体格检查: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4、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剩余尿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指特殊患者,如怀疑患者有某种病变存在,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
1、病原学检查:
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2、细胞学检查:
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3、影像检查:
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
4、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①目的: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②指征: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但在以下情况时应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③选择项目:膀胱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等。
5、其他检查:
尿培养、血生化、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等。
OAB的诊断本身并不简单
自测量表
OAB的诊断本身并不简单,因为OAB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症候群,但在临床上,常常继发或伴发于其它疾病,很容易就被忽视。OABSS的出现让OAB的诊断变得“有法可依”了,在这里郑重推荐一下《膀胱过度活动自测量表oabss》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尿急是OAB的核心症状,无尿急这一主诉不能确诊OAB。
根据这份对患者的调查问卷,再基于OABSS量表,当问题3的得分在2分以上,且整个OABSS得分在3分以上,就可诊断为OAB患者。
OABSS对OAB严重程度的定量标准为:
得分≤5,轻度OAB
6≤得分≤11,中度OAB
得分≥12,重度OAB。
诊治七步法
个人觉得上海仁济医院的吕坚伟大夫总结的七步法是很有用的。在这里大概罗列一下:
第一步根据病史和24小时排尿卡,首先排除或诊断尿量异常增多引起的尿频。
第二步根据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排除或诊断神经源性OAB。
第三步根据尿液/前列腺液的检查,排除或诊断炎症刺激引起的OAB。
第四步根据B超/肛指检查,排除或诊断梗阻/异物刺激引起的OAB。
第五步根据KUB+IVP和膀胱镜检查,排除或诊断因膀胱容量小引起的OAB。
第六步有无焦虑症或心理上的疾病,排除或诊断精神因素引起的OAB。
第七步经过各项检查仍无明显病因,诊断为特发性O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