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尿道结石的形成原因都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因此预防和控制尿道结石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以下是一些尿道结石禁忌的食物,患有尿道结石的朋友应该加以关注。
1、忌饮水过少
人体每天都要从尿中排出大量的代谢产物,同时又要将尿尽量浓缩以减少体液的丢失。据统计,人体每天排出的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则产生晶体的机会就明显增加,如果少于500毫升则处于成石的危险境地。
2、忌营养过剩
摄入过多的食物,造成营养过剩,是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营养过剩也会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结石者宜根据结石和尿分析的结果调整进食,尤其动物蛋白不可过量,动物内脏也要少吃。
3、忌饮酒过量
饮酒可增加尿中尿酸排泄并使尿量减少,啤酒虽可一时利尿,但往往随后又引起尿液浓缩,故结石患者以少饮酒为宜。
4、忌食物过精
食用越精制的食物,产生尿中结石成分越多。而粗制食物吸收缓慢,代谢物的排泄亦较平稳,故尿结石患者以适当多食粗粮为好。
5、忌糖类摄取过多
食糖类,尤其是单糖和乳糖都可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并相应也增加肠道草酸的吸收,故结石患者少食糖类为佳。
6、忌草酸摄取过多
菠菜、扁豆、西红柿、芹菜含有大量草酸,另外,豆腐、巧克力、茶叶等含草酸也不少,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少吃或忌吃这些食物。
尿道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4~5∶1。很多患者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结石暂时得以去除,但不久又会生成新的结石,这让患者十分痛苦。因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尿道结石很重要,而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对于预防尿道结石是非常重要的。
1、男女饮水量不同
成年男性患者饮水量为2500-3000毫升/日,女病人、心肺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为2000-2500毫升/日,小儿酌减。夏季可适当增加饮水量,维持尿量2000-3000毫升/日以上。
2、饮水少量多次
饮水方法:饮水量要分布全天,结石成分的排泄多在夜间和清晨出现高峰,因此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睡眠中起床排尿后也须饮水300-500毫升。
一般一次饮水300毫升左右,活动时可略增加饮水量,多饮水可冲洗泌尿系统结石,也可稀释尿液,改变PH值,如长期酸性尿(尿PH值<5.5)易出现尿酸结石,长期碱性尿(尿PH值>6.6)易出现磷酸盐结石。碱性尿同时易形成磷酸铵镁结石(尿PH值>7.2)。
3、饮用磁化水
饮用水宜用温度适宜的磁化水(使用磁化杯),因磁化水具有较强的溶钙能力、能降低钙盐的饱和度、抑制钙结石的再形成。
温馨提醒:多饮水可预防和治疗尿道结石是众所周知的事,然而胡乱大量饮水会给尿道和膀胱带来负担,引发新的疾病,因此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