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中心 > 康复理疗 > 有关于脂肪肝的误区你应该了解一下

有关于脂肪肝的误区你应该了解一下

2019-05-30 来源:人民网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患有脂肪肝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在脂肪肝的认识、治疗及预防上,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些误区。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个有关于脂肪肝的常见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患有脂肪肝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在脂肪肝的认识、治疗及预防上,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些误区。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个有关于脂肪肝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瘦子不会得脂肪肝

正常人的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不少人觉得脂肪肝是胖子的“专属”,瘦子们更是觉得脂肪肝离自己很远。但很多20多岁的人拿到体检报告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是轻度或中度脂肪肝了。脂肪肝到底怎么得的?为啥连瘦人都难逃一劫呢?

肥胖与脂肪肝潜在的因果关联早已众人皆知。但不少医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很多西方人看着很胖,但并没有脂肪肝;而不少中国人看着很瘦,肝脏却已被脂肪包围;人群中约三成属于标准身材的人患有脂肪肝。这是因为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胖得“明显”;而中国人胖得“隐晦”,多为臀腹部肥胖,也称中心型肥胖,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不少中国人体重略微增加,就会明显反映在腰围上。他们的四肢并不显胖,躯干看着也不算臃肿,但一脱衣服“肥肚腩”就暴露出来。

中国在BMI(体质指数)分类中加了一个额外条件,就是腰围切点,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就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尤其应警惕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可能。

此外,门诊不少脂肪肝病人的年龄已经滑到20岁以下,其发病多与大鱼大肉的饮食、过量饮酒、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误区二

脂肪肝不痛不痒,就不用管了

脂肪肝主要分为两大类: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个疾病看似简单,实则发病率不断提高,而且发病年龄比以前更加提前,越来越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理论上,单纯性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后,脂肪肝可完全恢复正常。即使到了脂肪性肝炎阶段,如果给予积极的治疗,病变的肝脏也可完全逆转。但如果发展到了肝硬化阶段,即使积极治疗,病变的肝脏也不可能恢复正常。因此,发现脂肪肝后应当尽早进行治疗,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若没有及时发现脂肪肝或者体检查出来却不重视,不抓住时机进行治疗,任由脂肪肝发展,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时,脂肪肝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了。长期忽视治疗,到最后不仅会引发肝硬化、肝癌,同时还会引起身体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一些心血管疾病,诱发脂肪性肝纤维化等,甚至会出现肝细胞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误区三

脂肪肝是吃出来的,控制饮食就行了

酒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是坚决不能再碰的了。因为肝脏受损,无法对酒精全面分解,导致酒精长期存在身体里,不仅会对肝细胞造成更严重的破坏,还会降低肝脏对脂肪的分解,继续加重脂肪肝的进展;油炸食品中含有很多的胆固醇,进入身体后会生成脂肪,这样一来无异于加重了身体的脂肪含量,此外由于脂肪肝患者本身对脂肪类物质的代谢形成了阻碍,如果长期食用这类食品,会加重脂肪肝;另一方面,如果身体摄入了过多的糖分,就会对肝脏的代谢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导致身体不能吸收,而这些多余的糖分则会被转化为脂肪,进而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加重病情。

误区四

脂肪肝和糖尿病互相之间没有关系

脂肪肝常常和糖尿病“串通”起来危害健康。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产生糖代谢障碍,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

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肝脏对脂肪酸的合成,使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在肝脏,转化成脂肪沉积在肝中。

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脂肪化后,降糖药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将减弱,使血糖水平波动,容易出现脂代谢异常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又反过来影响血糖控制,造成恶性循环。

误区五

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

生病就要吃药,这一点可以说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但有些疾病不需要吃药,只需要人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注意,对身体进行调养即可保证病症被有效治愈。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脂肪肝患者只要肝功能水平正常,体内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水平,是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需要的只是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误区六

脂肪肝患者吃水果多多益善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另外只吃水果蔬菜,只会让你更加饥饿,代谢更加紊乱,血糖水平不稳定;而且,素食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脂蛋白合成减少,肝细胞脂肪转运障碍,反而会引起或加重脂肪肝。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都不宜多吃水果。当前我们应时刻考虑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应尽可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尽量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同理,富含蛋白质和钙的牛奶适量饮用有益于健康,但是睡前一杯牛奶易导致热量过剩,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就不合适。

脂肪肝“喜欢”哪些人?

如今由于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很多“富贵病”,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不胖,也没胡吃海喝,就不会得脂肪肝,却忽略了其他的影响因素,脂肪肝“最爱”这些人: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喝酒伤肝,酒精在肝脏代谢产物乙醛比酒精毒性更大,可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过于肥胖的人

肥胖者是脂肪肝高发人群的首选,在超过标准体重50%的肥胖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可达50%左右。这是因为肥胖人群体内库存的脂肪量大,肝脏的负担重,容易引起脂肪在肝脏堆积。

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喜欢吃大鱼大肉、油炸、油煎等食品,摄入过多高脂肪,长此以往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引起脂肪肝。

营养不良的人

长期节食减肥或是由于患有重度贫血、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导致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提供不足引起的酶类不足,使得脂肪在肝脏内不断积累,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经常久坐的人

现在的上班族大部分都是脑力工作者,经常是在电脑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又不注意锻炼身体,不仅可能容易引起食物消化不良,囤积过量的脂肪,还可能增加肝脏负担。

长期服药的人群

不少人因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如果服用的是四环素、雌激素、强的松、胺碘酮等一些激素类药物,对肝脏会造成一定损害,容易诱发脂肪肝症状发生。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体内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若平时活动量少,体内脂肪转化为热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

其他

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怀孕、高尿酸血症或有脂肪肝家族聚集史者,均可导致脂肪肝。

得了脂肪肝怎么办?

其实,多数脂肪肝预后较好,部分患者不需要吃药,单通过消除病因、饮食控制和运动就可完全逆转脂肪肝,恢复至正常状态,因此也不用过于担忧或恐惧,但亦不能掉以轻心,应该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消除病因

积极纠正致病因素,如戒酒,纠正营养不良,肥胖者要控制体重,改变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结构,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和使用激素等药物。

饮食均衡

在饮食上,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控制能量摄入。脂肪肝患者能量摄入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的脂肪肝患者每天按照每公斤体重30千卡能量摄入,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800千卡能量,以避免加重脂肪堆积。

第二,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1~1.5克蛋白质,有利于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首选瘦肉、鱼、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第三,减少碳水化合物和甜食的摄入,如白砂糖、蜂蜜、果酱等。

第四,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第五,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藻类,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量,既能补充营养素的缺乏,又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有良好的作用。

积极运动

对同时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尤为有用。运动项目可采用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年纪大的可采用散步、小跑、门球、跳舞、广播操等形式,年纪不大的可打网球、游泳、羽毛球、爬山等。运动时脉搏不超过(170-实际年龄)次/分为宜。

药物治疗

单纯性脂肪肝一般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患者可适当地选择保肝、降酶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