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家吃饭的人,做饭两小时,吃完五分钟;下馆子的人,点菜半小时,吃完五分钟;叫外卖的人,等餐一小时,吃完五分钟……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吃饭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殊不知这样,吃饭太快会在不知不觉中毁掉我们的健康。
吃饭太快有7伤
01、吃饭快,男比女更容易胖
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以大学生为对象,发现吃饭速度快者与吃饭速度不快者比,更易发胖4.4倍,男性较之女性更易发胖2.8倍。
细嚼慢咽,对于孩子更为重要,因为涉及到下颌的发育和口腔护理。吃慢一点好,而且要两边都嚼一嚼,不然难免“大小脸”。
03、吃饭快,影响心率
人在吃饭时,心跳会加快8%-10%,而吃的越多越快对心率影响越大,这对普通健康人其实没有什么大影响,但对于本身心脏不好的人,就很可能会导致心慌、不适等感觉。
04、吃饭快,胃更累
吃饭快了,就更容易“狼吞虎咽”,进入消化道的食物很大块,不仅胃消化着累,而且还会刺激消化道,很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还会造成胃动力下降。
05、吃饭快,更易便秘
咀嚼时大脑会作出反应,指示消化器官做好相应准备。吃饭太快就会打破这个过程,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的紊乱,引起便秘。
06、吃饭快,更易患代谢综合症
日本广岛大学研究人员耗时5年食物一项研究发现,进食速度快的人患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为11.6%,而进食速度慢的人患这一综合征的比例仅为2.3%。
07、吃饭快,人容易变笨
日本神经内科医学博士米山公启说,细嚼慢咽时,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量会增加,从而激发脑神经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脑力,尤其对预防老年痴呆很有帮助。
最佳吃饭节奏掌握了吗?
速度丨咀嚼20-30下
口腔护理和肥胖治疗领域的专家们推荐,一口饭嚼20次,给大脑充足的时间来接收吃饱的信号。
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一口饭最好嚼25~50次,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帮助食物消化。
顺序丨小碗汤→蔬菜→主食、肉
很多人喜欢餐后喝粥或喝汤填缝,但其实,比较合适的进餐顺序是:小碗汤→蔬菜→主食→鱼虾类→肉禽。
如果有进食水果的习惯,也尽力放在两餐中间,这样有助于避免能量及动物油脂摄入过多。
4招教你告别狼吞虎咽
1、早餐分两步吃
早上吃一顿,两餐间还要来次加餐。在包里放一个水果,一小袋坚果仁,或一盒酸奶。10~11点之间,当成零食吃。
2、午餐集中注意力
很多人中午吃饭时还沉浸在工作状态,建议上班族中午趁着吃饭的机会调整心情,暂时忘记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
3、晚餐吃点粗粮、凉拌菜
最能降低吃饭速度的就是凉拌蔬菜,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
粗粮吃起来也比白米白面慢,比如喝燕麦粥的速度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麦馒头的速度也比吃白馒头的速度慢。
4、烹调时增大体积
把食物做得体积膨大,能量密度偏低。胃里面的机械感受器就算感觉到饱满,实际上却没有吃进去太多的干物质。按这种吃法,每餐所要吃的食物体积增加了,速度就会放慢。
按照这个原理,用杂粮粥来做主食就很好,因为体积大,一大碗粥当中的干物质只有不到10%。
另一个增加体积的方式是增加果蔬,它们都是高水分含量的食品。最好不要扔掉有嚼头的皮和外层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