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口起水疱中医疗养方法 按中药方治疗

口起水疱中医疗养方法 按中药方治疗

2018-11-08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肺胃二经,热气蕴蒸肌肤;或由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因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若先天不足,外感热毒,热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将出现危重症候。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口长水泡的经历,有些朋友以为自己这是上火了,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上火,在中医里讲,此病是因为体内火热,或者体内有蕴热,或者外感热邪,导致热毒蕴结,上蒸头面或下注二阴,所以中医又称他为为热疮和火燎疱。在西医上称为单纯疱疹,西医认为此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此病毒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感染从腰部以上的器官,一种感染腰部以下的器官。那么口起水疱中医疗养方法是什么呢?

口起水疱的原因

1、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肺胃二经,热气蕴蒸肌肤;或由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因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若先天不足,外感热毒,热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将出现危重症候。

2、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疱疹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根据病毒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HSV-Ⅰ型和HSV-Ⅱ型。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和器官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及新生儿感染。

3、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经过呼吸道,口腔,生殖器以及有破损皮肤侵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黏膜、血液、唾液,以及神经组织和多数器官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胃肠道功能紊乱,药物过敏,精神紧张,机械性刺激以及月经等都可促成本病的发生。

口起水疱中医疗养方法

1、肺胃热盛证,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失常,则皮肤起小水疱;风热毒邪蕴蒸皮肤,则灼热;风盛则痒;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常用药:辛夷、黄芩、山栀、麦门冬、百合、石膏、知母、甘草、枇杷叶(去毛)、升麻。

2、肝胆湿热证,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绕阴器,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则见局部起疱疹;湿热蕴结,热盛皮腐,则易破溃糜烂;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热盛则发热;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清热利湿解毒。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甘草、当归、生地、柴胡。

3、阴虚内热证,热毒久恋,耗伤阴液,致阴虚内热,阴虚则阴阳失调,故易为诱因引起发病;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养阴清热解毒。方药:增液汤加减。常用药:玄参、生地、麦冬、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

由此可见,在中医中是非常讲究个人体质的,就算是同一种病也会因为个人体质不同而使用的治疗方不同。比如口起水疱中医疗养方法,就会根据你是肺胃热盛证,还是肝胆湿热证和阴虚内热证。如果你是肺胃热盛证的话,中医治疗的药方就是辛夷、黄芩、山栀等,如果是肝胆湿热证,治疗的药方就变成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选用一些有清热利尿作用的药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