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在我国膳食中的地位,正如清代美食家、诗人袁枚所说的那样:“鸡功最巨,诸菜赖之。”而在中医看来,鸡有药用功效,最重要的就是补虚。
只要是身体虚弱而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或是由肾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频繁、耳聋等症状,都可经常食用鸡肉来补虚止损。
小鸡啄米
鸡性温,不宜烧烤
古代养生,讲究烹饪和食物的性味相适应。
鸡属于性温之物,温属于火性,而火性之物主发散,若烧烤食用,就会散发其补益作用,这就违逆了食物的本性。
用水能增加鸡肉润性,来制约自身温热性质,这样吃鸡不容易上火,又能平和地利用好鸡肉补益气血。所以吃鸡,以放在水里炖最好。
小鸡啄米
辨体质,吃鸡分雌雄
鸡肉进补并非人人皆宜。
如尿毒症病人,因鸡肉蛋白质高而不宜多食;高热病人或胃热病人,因鸡肉性温而应忌食。
中医传统观点认为,多食鸡肉易生痰,体胖者,脂肪肝、严重皮肤病病人宜少食或忌食。另外,痛风病人忌饮鸡汤,中医所说的热证、实证、邪毒未清病人,均不宜多食鸡。
一般来说——
雄鸡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适合阳虚气弱的人吃;
雌鸡属阴,比较适合阴气受损的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的人食用。
小鸡啄米
鸡肉养生食谱两则
本方出自《饮膳正要》
原料:生地黄50克,乌骨鸡1只(1000克左右),饴糖250克。
制作:
①乌骨鸡宰杀,去毛、内脏及爪尖,焯去血水,洗净。
②生地黄浸泡至软,洗净,切薄片,加入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
③将鸡置于盘内,放入蒸笼(或高压锅)内,锅内加水适量,蒸约90分钟(或高压锅盖阀后,微火煮30分钟),注意别干锅。
④食用时无需放任何调料,分顿食肉喝汤。
功效:本方是补虚损、益气血、生津安神的妙方。对于气血虚损、阴虚津伤导致的燥热、午后低热、失眠多梦、盗汗、虚火牙痛等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服用本膳时,最好不要加葱白、萝卜等食物。
鸡肉馄饨:健脾养胃、润燥养颜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
原料:鸡肉200克,白面250克,葱白、生姜、花生油、黄酒、食盐各适量
制作:
①鸡肉剁成肉末,葱白、生姜切碎,一同入碗中,加入花生油、黄酒、食盐、清水,调拌均匀成馅。
②白面加水和面,擀成薄皮,包入肉馅,制成馄饨。锅中加水煮沸,入馄饨煮熟。可做主食经常食用。
功效:经常食用,脾胃健运,肌肤得以濡养,颜面光润有泽,可作为老人、儿童、消化不良者的主食。
也可作为脾胃虚弱、面色不泽、皮肤干燥、面容憔悴者养颜之用。
益气补血。用于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属气血两虚证者,证见:面部、肌肤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淡或胖,脉弱等。
健客价: ¥26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29用于治疗单纯性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70补血去瘀。用于产后血虚,腰痛,四肢酸软,月经前后腹痛。
健客价: ¥22补血,益气,调经。用于久病气血两虚所致的体虚乏力、面黄肌瘦、头晕目眩、月经过少。
健客价: ¥158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健客价: ¥107.9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
健客价: ¥24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健客价: ¥50益气补血,通络生乳。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产后缺乳病。症见:产后气血不足,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等。
健客价: ¥53补血,益气,健脾。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3.5补血,益气,健脾。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45用于治疗单纯性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33.99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
健客价: ¥110补血,益气,调经。用于久病气血两虚所致的体虚乏力、面黄肌瘦、头晕目眩、月经过少。
健客价: ¥108用于治疗单纯性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33.99补益气血,滋阴润肺。用于气虚血亏所致的久病体弱,目昏,虚劳咳嗽。
健客价: ¥88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价: ¥380补肾健脾,补血养阴。适用于脾肾不足,精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体瘦。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8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
健客价: ¥198补肾健脾,补血养阴。适用于脾肾不足,精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体瘦。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68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
健客价: ¥258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44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30.8用于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