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淡性平,补而不腻,利而不峻,还有“四时神药”的美称。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茯苓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配利药可助祛湿之功,配补药益健脾之效;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药用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气味俱薄,升而复降。味甘补土,健脾祛湿,又淡能利窍。气味俱薄而升浮,可生津上行,又复下降,可导浊下行。故茯苓为淡渗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要药,可治脾虚不运之水肿、痰饮、食少、便溏及心神不安等证。茯苓有赤、白之分,一般说茯苓时指的是白茯苓,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而赤茯苓则是茯苓块里淡红色疏松的部分。白补而赤泻,白茯苓补则健脾益智,赤茯苓泻则清热除湿,如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曰:“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茯苓平淡之性,补而不腻,利而不峻,与他药配伍成对,则妙用无穷。配利药,则祛湿之功更长,配补药,则健脾之效益显;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配寒药则寒,配热药则热。正如清·严洁等《得配本草》曰:“得人参,通胃阳;得白术,逐脾水;得艾叶,止心汗;得半夏,治痰饮;得木香,治泄痢不止;配黄蜡,治浊遗带下;君川连、花粉,治上盛下虚之消渴;加朱砂,镇心惊。”
说茯苓必定要说到其淡渗利水的功效,茯苓配白术可健脾利水,白术甘温,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味甘健脾,淡则渗利。二药之中,茯苓偏于利水,白术偏于健脾,合用补泻并行,补则健脾助运,使化湿运积有权,用治脾虚不运之食少、发渴、饮食伤泻及脾虚盗汗等证;泻则增强利水祛湿之功,用治湿泻、水肿等证,亦即土能制水之意。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茯苓汤,两药相伍成方治脾虚湿饮及饮食伤泻,《鸡峰普济方》白术茯苓散二药合方治妊娠水肿,《古今医统大全》术苓汤治脾虚盗汗等,皆取其补泻并行之功。茯苓配猪苓淡渗利水。二药皆味甘气淡,茯苓健脾利水,可补可利,猪苓偏走肾经,虽无茯苓之补,而渗利之功大焉,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猪苓)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清·黄元御《长沙药解》曰:“猪苓,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二者相须为用,则利水渗湿之功更峻,多用于治疗水肿、泄泻。如《金匮要略》猪苓汤以猪苓配茯苓为主药对以利水渗湿,更加白术补土制水,主治饮停心下之呕吐。又如《圣济总录》神效散以白茯苓补脾宁心利水,配猪苓淡渗利水,以成安神固肾利水之对药方,可治梦泄。茯苓配升麻升阳利水。升麻,甘辛升散,可升举清阳,与茯苓配伍,升降相因,而成升阳利水之方,可治清阳不升、水浊内盛之证。如《医学心悟》茯苓升麻汤治孕妇转脬、小便不利,以升麻升举清阳,托举胎气,茯苓下泄水湿以利小便,二药相伍,共协升上泄下、升阳利水之功,实乃升利并用之法。
此外还有配杏仁宣肺利水,配木香行气利水,配冬葵子滑窍利水,配桂枝通阳化气利水等,因篇幅限制在此不做累述,但茯苓利水之功可见一斑。
还有常用的配伍有茯苓配人参,可和胃助阳。茯苓甘淡,虽健脾而力薄,人参甘温气厚,大补元气,功峻于补,二药相须为用,则能补脾益气,和胃助阳,使脾胃健旺,运化有权,后天得补,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如《临证指南医案》人参粥,以此二味治脾虚食少;《医宗金鉴》人参茯苓粥,二药共用,治脾胃虚弱之走马疳。
茯苓配麦冬可益肺宁志。茯苓补脾益肺,生津上行,麦冬甘寒润肺,生津止渴,二药相伍,使肺能通调,脾能运化,水精四布,可防口渴、尿少之患。又,麦冬清心除烦,茯苓养心益智,二药配伍,能安心定志。故二药相配成方,可治肺燥口渴、心烦、消渴诸证,如《辨证录》麦冬茯苓汤治肺燥口渴、中满尿少等。
配茯神可宁心安神。茯神性味、功用与茯苓基本相同,惟其抱木心而生,则宁心安神之功大。二药相须而用,则宁心益智之功相协而峻,可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证。如《圣济总录》茯神汤,茯神与白茯苓为伍,佐益气养血之品,治产后心惊、心气不安等。
此外,茯苓亦常与远志、石菖蒲等配对,增强养心益智之功。茯苓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的单位,体现了中药配伍中寒热、补泻、升降、敛散等配伍关系。且茯苓不但与他药配伍形成药对,还常作为主药对在复方中发挥主导作用,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
茯苓《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通常在7~9月采挖,反复“发汗”,阴干,再稍蒸,晒干,或鲜茯苓阴干。
【异名】云苓、玉灵、白茯苓。
【性味】其性平,味甘、淡。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渗湿利水,健脾,宁心安神。主治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痰饮眩悸、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成分】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
【适用人群】本品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还有强心、利尿、镇静、保肝等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产后尿潴留及肝炎、癌症的辅助治疗,以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等疾病。
【注意事项】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茯苓忌醋。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9~15克。茯苓为利水渗湿而消水肿之要药。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炒、煮、炖、蒸、烧、炸等烹制方法。
食膳与实际应用
证属脾虚水泛,又当先治脾胃时,常用的食疗食材就有茯苓,一些传统药膳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茯苓饼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延年益寿药膳茯苓豆腐,健脾益气药膳茯苓酥,茯苓包子则是具有燥湿化浊、清热利湿、温阳化水作用的祛湿药膳。
像上文说的与他药搭配,茯苓与薏苡仁强强联合的薏苡茯苓粥便是清热除湿药膳,适用于湿热两盛,或湿从热化,以及湿热下注所引起的病证。
茯苓食疗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
【临床表现】
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加重,或呕吐清涎,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
温中健胃饼:山药、白术、茯苓各60克,干姜30克,陈皮15克,共为细末,加胡椒面3克,混匀,与面粉1000克一起加水和面,做成饼干样的小饼,置烘箱内烘熟。
黄褐斑
劳伤脾土
【临床表现】
皮损为灰黑色斑片,状如蝴蝶,对称分布于鼻翼、前额、口周,边缘模糊,自边缘向中央逐渐加深,伴短气乏力,腹胀纳差,或素有痰饮内停,舌质淡,舌苔腻,脉弦滑。
【食疗药膳】
五白糕:白扁豆50克,白莲子50克,白茯苓50克,白菊花15克,白山药50克,面粉100克,白糖100克。将前5味洗净,烘干,磨成细面,与面粉调匀,加水和面,或加鲜酵母令其发酵,发好后揉入白糖,上笼武火蒸30分钟,出笼后切成块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
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临床表现】
面色白或萎黄,高度水肿,腹部膨胀,腰部酸痛,食欲不佳,大便溏,小便少,舌质淡而胖大,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
【食疗药膳】
茯苓包子:茯苓50克,面粉1000克,鲜猪肉500克,生姜15克,胡椒粉5克,芝麻油10克,绍酒10克,食盐20克,酱油100克,大葱25克,骨头汤250毫升。将茯苓去净皮,用水润透,蒸软切片,每次加水约25毫升,加热煎煮取汁3次,合并药汁再滤净。面粉倒在案板上,酵面300克,温热茯苓水500克,和成发酵面团。亦可将茯苓研成细末,直接加入面粉中。将猪肉剁成茸,倒入盆内,加酱油拌匀,再将姜末、食盐、芝麻油、绍酒、葱花、胡椒粉、骨头汤等倒入盆中搅拌成馅。待面团发成后,加碱水适量,揉匀碱液,试剂子酸碱合适,然后搓成3~4厘米粗的条子,按量切成20块剂子,把剂子压成圆面皮后,左手打馅,逐个包成生坯。将包好的包子摆入笼内,置沸水锅上,用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
(该药膳同样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中气下陷,膀胱失约型。【临床表现】时欲小便,欲解不得,尿色发白,少腹闷胀,肛门下坠,身沉体倦,神疲懒言,气短不续,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或濡。)
小儿贫血
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
面色发白,食欲不振,困倦嗜卧,四肢乏力,或见腹泻,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食疗药膳】
茯苓芝麻饼:茯苓200克,粳米500克,黑芝麻100克,白糖适量。将茯苓、粳米碾成细粉;黑芝麻炒熟,打碎。加水将以上诸品加白糖调成稠糊状,以文火烙成薄饼。
泌尿系统结石
气虚湿热
【临床表现】
腰脊酸痛,神疲乏力,小便艰涩,时有中断或夹砂石,脘腹胀闷,纳呆或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细弱。
【食疗药膳】
茯苓核桃饼:茯苓60克,鸡内金15克,核桃仁120克,蜂蜜适量。将茯苓、鸡内金(焙)研成细粉,调糊做薄层煎饼,核桃仁用香油炸酥,加蜂蜜调味,共研成膏做成茯苓饼。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健客价: ¥14.5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5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6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25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证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香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症,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肋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健客价: ¥49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9可作为全营养支持或部分营养补充,适用于成人及四岁或四岁以上的儿童.可口服或管饲.
健客价: ¥57健脾益气。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脾胃气虚证者。
健客价: ¥205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证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香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症,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肋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健客价: ¥30配合欧姆龙血糖仪一起使用测量血糖。
健客价: ¥60活血,化瘀,消癔。用于妇人宿有瘕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351.佝偻病和软骨病。 2.肾性骨病。 3.骨质疏松症。 4.甲状旁腺激素合成与释放,抑制骨吸收。
健客价: ¥17镇“赫依”,镇静,安神。用于胸肋刺痛,“赫依”性癫狂,言语不清等。
健客价: ¥301.佝偻病和软骨病。2.肾性骨病。3.骨质疏松症。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健客价: ¥16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用于妇女血瘀所致下腹宿有症块,月经量多或漏下不止,血色紫暗,多血块,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
健客价: ¥39.9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16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用于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痰盛,气短喘促咽干口渴,劳伤久嗽,痰中带血。
健客价: ¥26.9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乏力、心悸、气短、自汗。
健客价: ¥16.8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8.9补肾健脑,养血安神。用于心肾亏虚所致的记忆减退、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膝痠软;老年轻度认识障碍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5应用其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客价: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