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疗养新法 > 老年高龄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龄高血压的特点

2018-07-22 来源:王振涛大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ISH占高龄高血压的67.6%~90.0%。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加重,血管弹性降低;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退;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肾功能下降/水盐代谢能力减弱;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内分泌功能减退。因此,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80岁以下患者有所不同。

收缩压升高为主

ISH占高龄高血压的67.6%~90.0%。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脉压增大

可达70~100mmHg。脉压与总病死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脉压增大也预示患痴呆风险增加。

昼夜节律异常

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10%或>20%,甚至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增加。

血压波动大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温度、体位的变化、进餐等而出现明显波动。可表现为:(1)体位性血压波动:体位性血压波动既包括体位性低血压,也包括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黑矇、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苍白、冷汗。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往往导致不良事件增加,应及时去除诱因(如血容量不足)、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完善相应检查。而体位性高血压,即体位由卧位转为直立后收缩压升高超过20mmHg,也是老年人血压调节能力下降的表现之一。有体位性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相比,年龄更高,其左室肥厚、冠心病、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更高。(2)清晨高血压:老年人清晨高血压指老年患者清晨醒后1h内的家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2h的动态血压记录≥135/85mmHg;或早晨6:00~10:00的诊室血压≥140/90mmHg。(3)餐后低血压:餐后2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90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

白大衣高血压

指诊室血压升高,但诊室外血压不高的现象,通过家庭血压监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假性高血压

指由于严重的动脉硬化导致经袖带测量的收缩压数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使得收缩压测量值假性升高的现象。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而收缩压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

继发性高血压不少见

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对于血压难以控制的高龄患者,除了检测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合理性和依从性、排除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如睡眠差、合并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以外,还应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靶器官损害严重

我国数据显示,高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检出率为39.8%,合并高脂血症为51.6%,合并冠心病为52.7%,合并肾功能不全为19.9%,合并脑血管病为48.4%。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