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先兆流产有哪些症状?
一、阴道出血和腹痛
首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少,常为暗红色,或为血性白带,但历时有时可达4~5天至一周以上。在流血出现后数小时至数周,可伴有轻度下腹痛或腰背痛,在妊娠12周以后,患者有时可感到阵发性腹痛。
二、妇科检查时子宫颈口未开,羊膜囊未破裂
妇科检查时子宫颈口未开,羊膜囊未破裂,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波检查有胎心和胎动波。如胚胎正常,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则出血停止,无子宫收缩,妊娠可以继续。
三、腹部绞痛
通常轻微的腹痛可以卧床休息,但若是剧烈腹痛或是伴随阴道出血等症状,则要尽快就医。
四、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继之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伴腰痛下坠感,但无组织物排出,小便次数多等。
五、呕吐剧烈不能进食
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导致孕妇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胎儿及孕妇生命。
六、感染
可分为泌尿道感染及生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会有尿频、发烧、上厕所时会痛等征兆,分泌物常常恶臭、阴部瘙痒。
七、子宫收缩
怀孕中、晚期孕妇,如果感觉子宫收缩的频率越来越密集,甚至达到了每十、二十分钟收缩一次的规律、密集收缩,或是收缩时感到疼痛等,都要特别注意。
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究其病因,有气血两虚、肾虚、血热、外伤等,治疗主要以养血安胎为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宜用补气、固肾、养血、清热安胎等法治之。
气血两虚
妊娠初期,阴道有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伴神疲肢倦、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滑。
治疗原则补养气血,固肾安胎。处方:黄芪、升麻、桑寄生、白芍、白术、熟地、川断、党参、艾叶、杜仲、当归、阿胶(烊化冲服)、古方固胎散。水煎服,每日2次。
肾虚
腰酸腹坠,或见阴道流血,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疗原则:固肾安胎。处方:菟丝子、川断、山药、党参、阿胶(烊化冲服)、红枣、桑寄生、巴戟、杜仲、枸杞、熟地、白术、古方固胎散。水煎服,每日2次。
血热
胎漏下血,血色鲜红,伴心烦不安、手心烦热、口干咽燥、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处方:生地、当归、白芍、杜仲炭、黄芩、阿胶(烊化)、熟地、川断、山药、丹皮、升麻、黄芪、茅根、古方固胎散。水煎服,每日3次。
外伤
胎动下坠,伴腰酸腹胀、腹痛,甚则阴道流血,脉滑而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固摄安胎。处方:黄芪、人参、当归、白芍、熟地、桑寄生、山药、菟丝子、川断、古方固胎散。水煎服,每日3次。
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361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补肾,固冲,安胎。用于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因流产引起的不孕症。
健客价: ¥16补肾,固冲,安胎。用于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因流产引起的不孕症。
健客价: ¥36补肾,固冲,安胎,用于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因流产引起的不孕症。
健客价: ¥33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