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今天“入伏”,“降伏”暑热是三伏天的养生讲究

今天“入伏”,“降伏”暑热是三伏天的养生讲究

2017-09-21 来源:健康新佟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乌梅、竹叶收敛、清心之品,相当于“节流”,减少身体的消耗;薄荷、金银花则是清热的,直接用来“降伏”暑热之气,而且后两者性质轻扬,不是大寒之品,不至于冰缚体表,影响能量的交换、代谢,是最适合夏天用的清解之品。

  今天“入伏”,从今天开始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入伏”的养生讲究,其实已经写在它的名字里:“伏”,就是要把暑热“降伏”,这个暑热,指的就是能量。

  夏天最重要的,是降服暑热

  夏天,地球表面的能量是一年中最足的,太足了就可能失去平衡,为了保持平衡,就要用药物或者食物降伏它,使之入地,入地之后,跟着的节气叫“处暑”,这个“处”,就是“归”的意思,能量回归到地下了之后就是“白露”,到那时就开始有露水了,露水是能量下降后产生的液体……这些节气的讲究也是中医养生原理。之所以如此,因为中医是一门“能量医学”,它是以能量变化来诊疗疾病,以调整能量平衡来治病养生的,因为能量,是活人和死人的关键区别,活人是热的,死人是凉的;也是健康人和病弱人的关键区别,健康人不怕冷,虚弱人怕冷。

  夏天这么热,地表的能量这么足,为什么很多人却在夏天最没力气?因为夏天,人体和地球一样,能量往上、往外,蒸腾、外泄,这是为了散热必然的变化。所以,南方有喝“凉茶”的习惯,就是要借此“降伏”暑热,这种“降伏”需要持续40天,要经历一伏、二伏、三伏,好像降伏烈马一样,要经过多次的驯服,直到把它彻底搞定,不这样的话,人就会“无病三分虚”。

  生脉饮:夏日最适合的补药

  夏天容易疲劳,容易困倦,和花草一样,太热了之后就要打蔫,因为消耗太大。所以,“入伏”的养生,无论药物还是食物,首先要用到有收敛作用的。“生脉饮”就是夏天最适合的补药,因为其中除了有补气的人参,还有能收敛的五味子。最合适收敛的“药食同源”者是乌梅,能祛暑的“酸梅汤”用乌梅,不是因为它味道酸,加了糖之后更好喝,而是因为乌梅的收敛之性非常了得。清代名医刘鸿恩,因为善用乌梅治各种内科杂病,被后人称为“刘乌梅”,他就用大乌梅5个煎汤,白糖25克为引冲服,治好了老年人因为肾虚的腹泻不停。乌梅在夏天用,能把身体外泄的能量,“降伏”、收纳回来,不至于耗散太过,只可惜,西医只能用乌梅含钾高,来管中窥豹地解释乌梅在夏天的营养价值。

  既然是收敛,还要找到引起发散和耗散的原因,在夏天,“心火”是罪魁!因为夏天是中医说的“心”主管的季节。我们都知道“心静自然凉”,心里没火的时候,人就不会觉得热,能量也不会因为“心火”的搅动而外散,这也是“降伏”暑热的第二个关键:一定要清心火,心火清了,心神安定了,虚亢的能量代谢就降了下来,阳气自然减少了耗散。

  清心火的药物最给力的是“牛黄清心丸”,但少有人心火重到心烦,失眠甚至意识昏聩,这些多见于脑中风或者严重的中暑,他们才适合“牛黄清心”。一般人的“入伏”养生,只需用入心经的竹叶就够了,它也是清心火的中成药“导赤散”的主药,除了能清心火,还可以帮助暑热从小便排出。夏天,小便多偏黄,除了喝水少,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心火”旺,因为“心火”是从小便走的,肺胃之火从大便走。

  乌梅、竹叶收敛、清心之品,相当于“节流”,减少身体的消耗;薄荷、金银花则是清热的,直接用来“降伏”暑热之气,而且后两者性质轻扬,不是大寒之品,不至于冰缚体表,影响能量的交换、代谢,是最适合夏天用的清解之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