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胫腓骨骨折是下肢骨折治疗中较易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特殊损伤。由于暴力较大,粉碎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多,外伤后固定时间长,因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会也较多。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功能,防治并发症。
康复重要性
双胫胖骨骨折是下肢骨折的特殊类型,治疗时间较长,合并症较多。由于没有健肢功能代偿,无法实现早期下地锻炼,因此功能恢复较慢,易出现功能障碍。虽经早期开始康复锻炼,但完全恢复正常者仅占17.6%也说明这一间题。
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髓内针、加压钢板或辅助用不同角度石膏外固定。
康复治疗:全身治疗,术后24~48h开始上肢用体操握力器、拉力器交替练习肌力。仰卧位做腰背弓锻炼,仰卧起坐,叩击足底以刺激骨折端等,每日1一2次,5一10imn。同时配合按摩,先行股四头肌按摩,按摩时松开石膏托的纱布绷带,以捏法、搓法为主辅以提法、推法。
5~7d后开始胫前肌群的按摩,按摩时包括骸骨推动,并进行股四头肌及足趾肌抗阻力练习、石膏保护下的下肢蹬踏练习和骨折治疗仪治疗。术后4~6周在石膏管型保护下站立练习5~7d,然后扶拐行走3~4周,改用石膏托练习2~3周。术后10~14周弃拐行走。每次换石膏期间,行膝关节被动活动。
康复锻炼内容
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内固定手术,麻醉清醒后均可尽早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臀肌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尤其是股四头肌的锻炼。股四头肌最易出现肌萎缩,且恢复速度慢。可以根据患者伤情和身体状况,安排每天锻炼的频次和总量。一般每天4~6轮,每轮20~60次。
关节的活动锻炼
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尽早进行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主动活动,以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的主动活动,为日后的步行康复做好准备。方法是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跖屈,内外摆动。足趾伸、屈活动,300次/d以上。
步行、负重锻炼
开始用双拐患肢全足掌着地不负重行走,足跟着地负重约30%,逐渐足前掌着地负重约50%,大约2个月后全足着地负重。当下肢肌力可以支撑身体时,可做蹲、起活动。逐渐加大角度、训练时间,既可以增强下肢肌力,又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可早期下地扶拐不负重行走,至完全负重行走。
步态锻炼
下肢骨折后患肢肌力不足、失衡,步行乏力,可能导致一些异常步态,如股四头肌步态、胫前肌步态、小腿三头肌步态、臀大肌步态、短腿步态、关节强直步态、疼痛步态等,应进行康复训练。
上下楼梯锻炼
每次只能上下一级楼梯,上楼时健肢先上,随后拐杖及患肢跟上,下楼时拐杖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跟上;既“上先健肢,下先患肢。
在各期训练中,各种康复锻炼内容可以是分阶段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视每个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些横断骨折,或骨折内固定非常牢固的患者,上述各部分的康复训练及康复锻炼在术后早期训练就可以同时进行;对于粉碎性骨折,骨折内固定不太牢固的患者,上述各部分的康复训练及康复锻炼就要分阶段逐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