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寒极生热,上火多由虚寒引起!这样降火只会更虚!

寒极生热,上火多由虚寒引起!这样降火只会更虚!

2017-06-05 来源:艾灸匠心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人用苦寒的消炎药去火,其实没用的!因为寒为热病之因。这种多是因体寒,阳虚,阳不制浮阴,浮阳上升,发为虚火,也叫阴火。这个火的唯一治法,就是补阳气。阳气足了,火自然降了下来。阳火旺盛则不易起阴火。

  如果有一种经历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那一定是上火。长痘痘、嘴上起泡、口腔溃疡,便秘…尤其到了深秋,天气干燥,气温变低,终于找到了合理的吃火锅的理由,吃完后却总有人能被这把火烧的哭爹喊娘。

  很多人的解决方法就是喝点凉茶,实在不行吃点牛黄解毒丸或者清咽利喉片。因为大家都不把上火放在眼里。如果你症状较轻是可以自己调节的,但对于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要引起注意的。因为火是从内脏烧起的,如果经常上火还会伤了脏腑。

  火不分清虚火,只会越烧越旺

  上火一定要分清是实火还是虚火。这个都分不清,吃来吃去只会把火吃的越来越旺。

  虚火因寒症阳虚

  就是火在上,寒在下。说白了就是阳气不足于下,而虚火上窜。

  症状主要出现在头部,如痤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面红、眼红、牙龈炎,口腔溃疡及头晕、头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的一类上火。

  很多人用苦寒的消炎药去火,其实没用的!因为寒为热病之因。这种多是因体寒,阳虚,阳不制浮阴,浮阳上升,发为虚火,也叫阴火。这个火的唯一治法,就是补阳气。阳气足了,火自然降了下来。阳火旺盛则不易起阴火。

  虚火是非常适合艾灸的。艾灸扶阳补肾阳。

  还有一种火是实火

  这种火在体内是实实在在的。实火的症状:小便灼热,口渴饮冷。

  想要上这种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定要有一定的体制基础。比如健壮的小伙子突然吃了太多辣椒,突然失恋受了大刺激。

  这种火就要单刀直入,可以用苦寒药或者偏方。不过降火后还是反复发作的火,就要考虑是不是实火了。

  实火虚火的进一步判断

  1.看小便:

  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2.看大便:

  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3.看发热:

  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看舌头识火气

  火起于脏腑,包括心火、胃火、肾火、肺火、肝火。想要了解自己烧的是啥火,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舌头。

  1舌尖红:心火

  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

  2、舌两侧红:肝火

  有肝火时,舌质也是红的,但主要集中在舌的两侧。

  此外还有:性急易怒、失眠、头晕目眩、面红眼赤、口苦口干、月经提前量大。

  3、舌前半部分红:肺火

  肺火表现为舌头前半部分红;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黄而黏、睡眠不好、

  4、整个舌头红:胃火

  胃火重表现为:整个舌头比较红。胃火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5舌红少苔:肾火

  如果舌红少苔,腰酸膝软、发脱齿摇、可能是肾阴不足。

  这些火是咋烧起来的

  一、饮食失调引发第一把火——胃火

  胃火主要是因湿热和饮食不当,如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引起的。

  防火要领:多吃粗粮多喝水

  吃得越清淡越有利于皮肤状况的改善。此外,多喝水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喝苦丁茶,按揉或艾灸内庭穴降胃火。

  二、经常熬夜引发第二把火——肝火

  经常熬夜使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肝火也就随之“点燃”。“怒易生火,易伤肝脏”,长期的负面情绪也是导致肝火的主要原因。

  防火要领:稳定情绪、充足睡眠

  喝菊花茶,按揉或艾灸太冲穴降肝火。

  三、思虑过度引发第三把火——心火

  劳心太过耗伤了心血,气郁化火,,就会心火旺。或者火热之邪外侵造成此病。

  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病的人常会有心火

  防火要领:稳定情绪、充足睡眠。

  多食一些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喝莲子心茶,按揉或艾灸大陵穴降心火

  四、反复感冒引发第四把火——肺火

  肺实热证多是因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燥,也可能是身体向来阳气旺盛。

  防火要领: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喝金银花茶,按揉或艾灸大鱼际穴降肺火

  天冷上火,艾灸降火更靠谱

  前面说过,大部分人的上火都是虚火,是因为阳虚体寒,肾阳不足引起的,用艾灸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你嫌麻烦,可以灸这几个穴位。

  艾灸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足三里穴: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

  内关穴:常用于心胸问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