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资讯 > 疗养动态 > 心脏病日:防治房颤选对路子

心脏病日:防治房颤选对路子

2015-09-2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 9月29日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选择。近期,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 “心在线”联合发起的“心学院?媒体体验营”活动上,专家们详细解读了防治房颤的最新选择,看看有啥新动向吧。

  房颤防治最新的研究,最靠谱的治疗是什么?在世界心脏病日来临之际,为您奉献北京安贞医院几位专家的观点。

  治不对:房颤治疗常进三误区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马长生)在房颤治疗中,常发现不少患者会陷入一些治疗的区,不光花钱受罪,效果也不好。

  误区一:吃药就能吃好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房颤效果是最差的,总体而言,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比例不足50%,长远效果更低,而且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可导致心脏或心脏外副作用,包括肺纤维化、胆汁淤积、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用两年到五年,副作用就达20%以上。因此,我常建议患者,若发作多就做射频消融,发作少也不要吃药。但临床上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还是特别多。

  曾有一位28岁的患者来找我看病,房颤病史2年,不需要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却长期服用有甲状腺、肺和肝脏副作用的胺碘酮。还有一位45岁的患者,阵发房颤两年,总共发作2次,他给了我一个吃过的药物单子,前后竟然一共服用过19种药物,有中药有西药,事实上他根本不需要用药,害处远远大于好处。

  误区二:轻易放弃节律控制

  很多患者看病时对我说,“我房颤10几年了,不能恢复正常心跳了”;“我房颤症状不明显,不用做手术了”;“我有心衰,导管消融效果可能不好”;“我都80岁了,做手术风险多大啊,不想管了。”事实上,这些担心反而可能丧失最佳治疗。房颤导管消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非常显著。

  导管消融对不同人群如高龄、长时程持续性房颤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非常有帮助,有些患者非常焦虑,症状很严重,但做完导管消融后,就恢复了很正常的生活。此外,导管消融成功后,很多患者就不需要吃抗凝药了。

  误区三:阿司匹林预防卒中

  有很多人认为,如果不吃华法林,吃阿司匹林有一定效果(卒中减少25%),但最近这些年的研究则发现,房颤卒中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无效,房颤卒中低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危害大于获益,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并不低,阿司匹林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卒中,因此房颤患者吃阿司匹林没用。

  防不住:房颤防卒中先评估风险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董建增)房颤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卒中是最严重的后果之一。五分之一的卒中是由房颤引起的。

  房颤导致卒中不仅比例高,而且危害大,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不少房颤卒中患者没做好预防。房颤患者需评估卒中风险,可以通过CHA2DS2-VASc积分表来科学评价。CHA2DS2-VASc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病人的一个危险因素,C代表心衰、H代表高血压、D代表糖尿病、S代表卒中/TIA/栓塞史、V代表血管疾病、A代表年龄65-74、Sc代表女性,其中,如果A年龄≥75、有卒中/TIA/栓塞史各记两分,其他项记1分,总积分一共是9分。国际上规定,大于等于1分,就需要用口服抗凝剂来预防血栓。

  房颤脑卒中预防主要用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其中,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和安全性优于华法林。但口服抗凝剂有其局限性,包括效率低、停药率高、有出血风险。因此,抗凝治疗需兼顾出血风险。可以用HAS-BLED积分来评估,如有H是高血压,记1分,A是肝、肾功能异常各记1分、S是卒中史记1分、B是出血史记1分、L是INR值波动记1分、E是老年(如年龄>65岁)记1分、D是药物或嗜酒各记1分。如果HAS-BLED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危。

  出血风险高或者抗凝药物导致出血的患者,可以使用非药物方式预防房颤卒中,包括房颤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这两种方法有效副作用小,对于有条件的患者,还是推荐使用这两种非药物预防方式。但导管消融难度大、普及率低、治疗患者数量少,同样左心耳封堵也存在普及率低、费用高,所以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易忽视:打呼噜也能打出房颤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主任医师杜昕)临床中,有一些房颤发作频繁,又有打呼噜情况的患者,在接受了呼吸机治疗后,房颤得到了控制。打呼噜,重者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影响房颤治疗效果。如果用多导睡眠监测晚上睡觉时的呼吸暂停次数及低通气次数,每小时大于等于5次,就可以判断为是OSAS了。

  研究显示,房颤患者通过治疗OSAS可以减少房颤发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显著改善低氧血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OSAS患者电复律或导管消融后应用CPAP可以明显的减少复发。因此,建议房颤患者如果发现自己有打呼噜的情况,要去医院的睡眠中心做一个睡眠监测,看是否合并了呼吸暂停综合征,确诊有OSAS,建议通过调整睡眠姿势、控制体重等减轻OSAS,必要时需要呼吸机或者手术进行治疗。

  小问答:看看大家关心什么

  北京朝阳区刘女士:我偶尔发作房颤,有时1年或者几个月发作1次,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就是挺担心,要是若不治,以后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如果治,吃药出血风险又比较大,像我这种轻度房颤怎么办?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这种病人是否要吃抗凝药,现在还没有证据,按照过去的指南说,只要得病就要吃药,但实际上,确实有很多病人,一年就犯一次,一次两小时,他们不需要吃抗心律失常药,但是抗凝药是不是需要用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但不少病人不能确定自己的犯病次数,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只能说,在病人特别明确自己犯病次数,犯病少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抗凝药不需要吃。很多房颤初次发生到变得频繁需7年左右,前三年几乎不犯病,可成百万的病人都吃三年,这是巨大的浪费,还可能出血。

  北京海淀区赵先生:对于患者来说,手术防卒中和药物防卒中如何选择呢?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董建增:事实上,房颤卒中的预防主要是靠抗凝药物,因为房颤患者数量巨大,而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治疗房颤的病例数忽略不计。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如何选择并不难,因为出血副作用不能应用抗凝药物、因抗凝药物使用麻烦而不愿使用者都可采用左心耳封堵代替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导管消融如果能够可靠治愈房颤,则有助于克服房颤的全部危害,达到减少房颤卒中的目的吃啥有助防房颤?平时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能有助于预防房颤呢?

  北京丰台区马女士:听人家说吃鱼对预防房颤有好处,不知道靠谱不?还有哪些食物有助于预防房颤呢?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主任医师杜昕:2007年曾有一项研究介绍,每周吃两次鱼可以显著减少房颤。可这样的研究后来并没有得到支持,一些研究发现,补充Omega-3脂肪酸鱼油类成分,并不能降低房颤发生的几率。有人还问过,吃坚果或某些蔬菜能预防房颤吗?坚果和蔬菜总体来说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没有研究表明多吃坚果、蔬菜有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因此,并不需要刻意吃一些食物,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即可。此外,还有一些患者有疑虑,喝了咖啡后,会不会增加房颤的发生,因为喝完后心跳会增快,事实上,有一些研究发现,并没有发现咖啡有增加房颤发生的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