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问:为什么奶娃娃也会蛀牙?
摘要: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
新手妈妈问:为什么奶娃娃也会蛀牙?
有我们热心读者在后台留言:我家小孩才一岁半,几颗门牙就烂掉一半,摸起来软软的。小孩都没有吃糖怎么会烂
牙齿呢?
这是我们儿童牙科医生会碰到的“奶瓶龋”。这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又称哺乳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
奶瓶龋多见于前牙
奶瓶龋的成因
1.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
2.奶瓶内多喂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
3.乳牙萌出不久,乳牙的牙质薄、矿化程度差,表面结构不成熟,使其抗龋力弱
4.人工喂养时,哺乳时的吸吮动作不如
母乳喂养者活跃
5.有的孩子喜欢长时间叼着奶瓶或含着奶瓶睡觉,而当婴幼儿人睡后,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吞咽功能减弱。
6.口腔的自洁、稀释、中和作用均下降,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并环绕在牙齿周围,很容易发生龋齿。
含着奶瓶入睡是奶瓶龋很大一个诱因
奶瓶龋的临床表现
最初在上颌乳切牙的唇面龈缘处出现白垩色斑点或带状脱矿,岁后逐渐向下向旁边蔓延,侵蚀邻近的牙面形成环状龋,呈棕褐色,并最终发生牙冠折断,仅留下残根。
奶瓶龋的发生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病变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孩子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
发育。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
严重的奶瓶龋可以破坏整个牙冠
奶瓶龋的预防
1.首先使幼儿戒除用奶瓶吸奶诱导入睡的习惯,如果在孩子睡觉时必须使用奶瓶,只用白水!
2.不要将牛奶、果汁或其他甜水如软饮料放入奶瓶,这些液休都含有蔗糖,会危害你孩子的牙齿。
3.一周岁后停止使用奶瓶,可训练用杯子喝奶,喝完奶后可再给少量白开水。
4.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以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5.使用牙线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6.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应开始为孩子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
7.三岁以下可用清水刷牙,三岁以上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8.控制幼儿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一般限在10-15分钟以内,千万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9.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应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
10.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使用氟制剂,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