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口腔治疗 > 牙齿矫正 > 功能矫治器复位可复性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

功能矫治器复位可复性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

2015-08-1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指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可复性盘移位(discdisplacementwith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研究指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3期《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

 
 
  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DDWR的Ⅱ类错畸形,以正常侧作为对照,在斜矢状MRI图像上,计算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jointspaceindex,JSI)的改变。定量测量功能矫治器治疗前(T1)、戴用功能矫治器初期(T2)和治疗结束(T3)后关节间隙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
 
  T2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周(2周~1个月),T3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9个月(6~14个月)。年龄小者治疗周期短。对DDWR患者,治疗前患侧JSI显著大于对照侧;治疗结束,患侧JSI与对照侧相似。表明在T1阶段患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大于后间隙。在T2阶段,患侧前间隙减小,后上间隙明显增加。与T2比较,T3阶段关节前间隙变大,后上间隙明显变小。与T1相比,患侧治疗后前间隙变小,无显著差异;后上间隙变大,有显著差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