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已成自杀“头号杀手” 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救
抑郁症中度患者需要配合抗抑郁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米氮平等。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和预防
抑郁症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是不陌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了。近年来,很多明星、艺人因抑郁症而辞世,令人感到无比的遗憾和惋惜。
专家介绍说,自杀行为发生是在瞬间,但其行为产生的基础往往是长期积累而成的。面对同样的挫折、困难,有人能应付自如,有人却走上自杀道路,这与个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挫折承受能力密切相关。
抑郁症中度患者需要配合抗抑郁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米氮平等。
自杀是生命终结的一种极端方式,是人们在绝望之际所做出的一种选择。在全球,约9%的人报告自己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自杀想法,约2.5%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自杀企图。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情况是有很大问题的,要不就是失眠,要不就是睡眠过多,不少失眠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就是在凌晨时分悄悄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而也有不少就是嗜睡,总是沉浸在睡眠状态之中。
不要试图去做救世主。原谅自己的不能,接纳自己的局限,也建立自己的边界。当你觉得耗竭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好好照顾自己。你得先能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照顾好他人。
调查又发现,经常焦虑的学生出现吸烟、吸毒等“健康风险行为”机会率较其他学生高。约11%经常感到焦虑的学生,表示曾经吸烟;相比其他学生中,只有约4%人表示曾吸烟为多。
考虑自杀并不意味着你发疯了。它有可能意味着你没有看到解决人生难题的其他途径。巨大的内心痛苦,使你难以忍受,于是孤独、抑郁、愤怒或紧张感油然而生,也许会感到无助、无望,觉得摆脱不了目前的困境,也可能感到疏离他人,认为无人能够理解或帮助自己。
简单来讲,焦虑有明确对象,而焦虑症没有。焦虑有现实内容,而焦虑症没有。一般人的焦虑可能因为房子太小、或刚刚被领导批评、或为孩子成绩不理想,都有一个具体指向的内容。
中国有病历记录的抑郁症患者超过3000万人,如果加上未曾就诊的患者,保守估计约9000万。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据一项统计,在中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50%-70%是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时间长的患者病情会维持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