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障是比较常见的焦虑障碍的一种,它的特征是无明确焦虑对象、全面性且持续性的焦虑不安,但智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正常,属于一种慢性障碍疾病,其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相对明显,可以从患者的行为表现或外貌特征中反映出出来。广泛性焦虑障的发病年龄可以是任意年纪,但高发年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或儿童时期,高发性别是女性。
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机体的症状、运动性不安、内心焦虑。机体症状有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运动性不安指的是患者会出现肌肉抽动、眉头紧皱、全身颤动、无法静坐、来回走动、身体晃动等现象。内心焦虑则是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会因不同类型的内容感到极度的焦虑和不安。
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因病理
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对其研究还未完全被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可以诱发广泛性焦虑症。社会心理因素指的是患者的心理障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广泛性焦虑症的病症都被发现存在人格障碍的并发症,以依赖型的人格障碍为主。遗传因素指的是广泛性焦虑症的遗传概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
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疗法:音乐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等,目前医学上应用较多的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时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首要考虑的方法,常用的相关药物是 丙戊酸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以及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
广泛性焦虑症的复发率一般较高,因此患者在治疗结束或病情好转后,不可立即停药,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同时,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随时跟踪病情的恢复状况,以及监控病情是否复发。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还可能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抑郁症等,因此检查时还需注意鉴别和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也为治疗时的对症下药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