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试,高考,中考,小升初,对于孩子与家长都是一个很挑战的时期,孩子枕戈待旦,家长忧心忡忡,今天,让我们去详细了解关于考试焦虑,如何形成,如何应对,祝愿每一个可爱的学生都能轻装上阵,家长也可以稍缓口气。
关于考试焦虑的科学解释如下:
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
考试焦虑有两个主要来源:
一、他如何看待考试。
二、他如何看待自己。
性格特征也会影响不同人对待考试的态度,但性格里有很多部分来源于天生气质,天生气质分为忧郁、乐天、激进、冷静四种类型,一般来说,忧郁与激进特质的人更容易发生考试焦虑,一个是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一个是对目标比较坚定。而冷静与乐天从性格本身来讲发生考试焦虑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我们很难改变天生气质对一个人的影响,但后天的学习与成长可以提升我们的成熟度,减少考试焦虑的发生。
他如何看待考试
是否把一件事情归结为压力,要看你如何评价这件事情。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放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反应?因为感受到强烈影响的人,从开始就很看重。
看看下面一位学生的留言:
近年来,关于高考制度、关于高考本身,大家都说(我个人也非常认同)高考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改变人生的最好的捷径,而我,就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所以心理上无法接受自己在高考中会失败,这就导致压力非常非常大,情绪非常焦虑。
如果考试失败了,人生就完了,抱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考试焦虑,这也是很多学霸孩子在考前一两个月突然辍学的常见原因。
他如何看待自己
你的孩子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我们看到孩子的自信与状态其实跟考试成绩本身并不直接挂钩,有的孩子成绩平平,做什么事情都自信满满,轻松从容,好像没有什么是可怕的。而有些孩子,即使已经成绩年纪名列前茅,每次考试前还是很忐忑,害怕万一考不好,别人会怎么看他,学霸孩子辍学回避考试的少年比比皆是。
如果一个孩子内心有这样一个命题:
考不好=我不好
基本这个孩子一定是考试焦虑的,因为担心自己不好,从而考试的时候过度紧张。
这个命题一旦形成,单纯依靠父母言语说,考试好不好没有关系,你是爸妈的好孩子等这些已经不能起作用了。这需要父母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更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欣赏,从而让孩子看到成绩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用来评价他这个人。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考试焦虑,
可以做的是:
平时:
1、积极的体育锻炼,有效释放焦虑情绪
运动是减压的很好的方式,几乎所有的心理学流派都建议在心理辅导中增加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排解多余的情绪能量,缓解焦虑情绪,有助于平和心情,更好地入眠,减少因为焦虑→入睡困难→上课犯困→学习效率低→焦虑的恶性循环。
2、轻音乐
轻音乐减压,既方便又简单。切忌边听音乐边思考问题,需要陶醉在音乐中完全放松。在心理咨询中音乐也经常被作为治疗工具使用,它是人类通用的语言,旋律可以使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以达到身心放松、平衡。
推荐以下音乐作品供参考:
班得瑞《童年》
舒伯特《夜曲》
雅 尼《夜莺》
门德尔松《歌之翼》
3、心理辅导
有压力需要及时疏导,过度的压抑情绪会引发更大的焦虑。建议每一个临近考试的孩子在大考开始前4个月开始借助心理咨询调整状态,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心理辅导一定不是孩子出了问题才寻求帮助,而是应该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在迷茫与困惑中摸索,寻找一个陪伴者,他将更顺利地整理好自己,去奋力追去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进入考试前:
第一步:坦然面对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越强调让自己不要紧张就越容易紧张。考生可以告诉自己“紧张就紧张吧,大家都紧张,又不是我一个人”,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进行考试。
第二步:呼吸放松训练
进入考场,感觉心跳过快时,紧张焦虑时,可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来缓解,首先是吸气的时候,腹部慢慢鼓起,慢慢深吸气,并且在心里面默数1-2-3-4;然后呼气的时候,腹部慢慢回收,慢慢地从鼻子呼气,同样在心里面默数1-2-3-4;最后,这整个过程中要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动作和节奏上。
呼吸放松训练的三个要点:一是呼跟吸的过程腹部的动作,二是呼跟吸的节奏要慢,三是注意力要集中在呼吸的动作和节奏上。
第三步:积极的心理暗示,强化自信心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加油鼓劲,让自己自信满满,缓解紧张。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说:“我一定可以的!我有信心!加油!”。
送给家长的建议:
倾听、理解并允许孩子的感受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的感受是没有对错的,当你可以允许孩子焦虑,并能有效倾听的时候,孩子跟你的交流就是有效释放情绪,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1 别人也考试啊,都没有见这么紧张。2 别害怕,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不但不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反而会增加孩子不被理解的委屈。
有效的方式:孩子,我看到你有点焦虑,我接受你是焦虑的,我也允许你现在的焦虑,我们一起看看,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的情绪好一点,可以吗?
焦虑是我们常有的一种情绪,适度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更高效地完成一件事情。但过度的焦虑会影响我们的状态,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
愿每一个孩子拥有稳定的状态,轻松地备战,取得好成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脚印慢慢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