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情感障碍 > 爱孩子不如让他学会爱自己

爱孩子不如让他学会爱自己

2018-06-15 来源:爱家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我们家长在生活中需要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珍爱生命的好习惯,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是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呢?习惯养成有着自身的规律,对习惯养成的效果进行评估也需要符合科学的规律。习惯虽然是行为层面的,但在对习惯养成效果进行评估时,却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这是因为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基本模式,主要由知情意行几个方面构成。从整体性这个原则来思考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知可以看作为一种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行是行为。

知情意行反映在道德的构成成分上分别是:

(1)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伴随着道德观念并渗透到道德行为中;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如果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从表现;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习惯是指道德行为这一部分,但从整体性原则来看,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是依赖于儿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成分的。所以在评估习惯养成效果时,也要重点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