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情感障碍 > 与人分享的边界感教育是从被尊重开始的

与人分享的边界感教育是从被尊重开始的

2018-06-15 来源:爱家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他能够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意和支持,他能够确定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使是分享出去,玩具依然是他的,而且是要他同意之后才可以的,而不是被别的孩子掠夺的。

与人分享,本该是建立在内心自愿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的分享才是真情实意的,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我讨好他人的需求。那么如何,能够让孩子,愿意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享受分享的乐趣呢?

第一,你需要尊重你的孩子。尊重孩子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拥有权和处置权。可以建议,但不要干涉。

第二,当孩子面临被分享的问题时,明确的告诉他、支持他。这是你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选择不分享,这是你的权利,没有对错。

第三,当你的孩子,想要分享你的东西的时候,(比如孩子想要玩你的手机的时候。)当你不愿意的时候,你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他,这个物品有其它的用途,并不适合和你分享,但是爸爸妈妈很爱你,愿意和你分享其他的东西。

孩子怕被拒绝,是因为孩子总会认为,拒绝了就是不爱了。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只有得到了认可,才算是得到了爱,所以当你拒绝孩子的时候,请记得告诉他,你很爱他!

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当孩子能够建立自己边界感的时候,也就能尊重他人的边界,当孩子能够区分对事情和对人的态度时候,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轻松的做到,被别人拒绝的时候,也可以坦然的接受。和别人去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自我边界的构建,需要和自私区分开来。所谓的自私,是损人利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才是自私。孩子不愿分享他的玩具,并没有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甚至可以理解为,他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假若朋友带着孩子来你家做客,孩子之间因为玩具起了争执,如何可以既维护自己孩子的边界感,又不会在亲戚朋友间尴尬呢?

第一,我们可以对着朋友的孩子说,“这是我们家小朋友的东西,即使是我们要拿,也要征得他的同意,只有他允许了才能够,你可以去征求他的意见。”

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知道,一个成年人对于物品所有权的态度。

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他能够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意和支持,他能够确定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使是分享出去,玩具依然是他的,而且是要他同意之后才可以的,而不是被别的孩子掠夺的。

当你的孩子因此而愿意分享他自己的东西时,说明他在父母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和确定,他这时候的分享是他的自愿的,是真心的分享,而他的内心的边界,也因为您的态度变得更明确。

第二,当孩子仍然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也没关系。给予他时间,并继续尊重他。

同时也可以对着孩子及朋友的孩子说:

“这是我们家小朋友的东西,如果要玩的话,还是需要征得他的同意。但是,现在他不愿意分享,我们需要尊重他。不过我这里,有另外一个有趣的东西,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我很愿意和你分享,你看看你想要吗?”

这样做,不仅尊重了自己孩子的边界,也告诉了孩子,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边界,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物品的处置权。同时,也可以化解成年人之间的尴尬,因为,让对方知道了你对孩子的教育和尊重,而且也会顾及对方孩子的心情。当然,前提是你得事先准备好一个属于你的,又能够吸引孩子的物品。

每个人都有权处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是尊重自己,同时也是尊重别人的态度。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去做是非判断,也不是教孩子所谓正确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边界,并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平衡,获得自己想要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