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恐惧焦虑 > 恐惧焦虑症及自我疗法

恐惧焦虑症及自我疗法

摘要:焦虑症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不良因素而引发,一般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腹泻、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忧心烦躁等等现象,为了治疗焦虑症医学界采取了很多办法,在众多方法之中,焦虑症的自我治疗卓有成效。

恐惧焦虑症是一种病症,症状有轻微性焦虑症的表现包括认识障碍。

疾病症状
 
1.轻微性焦虑症的表现包括认识障碍。轻微性焦虑症患者有时还存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如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等。
 
2.精神运动性不安。常表现心神不定、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注意力无法集中、惊慌失措等。
 
3.躯体表现。躯体上的不适表现常为焦虑症的早期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加快,全身疲乏,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等。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4.焦虑症的常见表现还包括病理性焦虑情绪。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患者可能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
 
5.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
 
6.对未来莫名的担心。焦虑症有哪些表现经常无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而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正常,即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颇大。
 
发病原因
 
第一,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而且,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精神系统,特别是某些精神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精神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剧变化,但是,我们并不很清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的病因还是结果。
 
第二,认知过程,或者是你的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研究发现,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恐惧焦虑症,如做了亏心事。
 
疾病危害
 
1、可能遗传。目前的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免疫、内分泌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但二者都有遗传潜质。
 
2、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性的负面性情绪障碍,可导致多种身体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甚至癌症等。这对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伴发躯体不适症状。如连续头晕或暂时失去记忆、脉搏加速、颈痛、慢性或严重头痛、颈抖、慢性背痛、手掌冒汗、直肠出血、荨麻疹、情绪过度紧张无法承受、失眠等症状。
 
4、影响身高。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女孩身高变矮。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的女孩平均身高会比开朗快乐的女孩矮5厘米。
 
5、焦虑症和抑郁障碍共病。一种更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组症状,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两者常常同时存在。焦虑症还有可能产生并发症。
 
6、传染家人。亲朋好友长期生活在你的周围,患者的焦虑情绪极易“传染”给他们。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小孩一般对大人的情绪状态极度敏感,当他们感受到大人的焦虑情绪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而如果长期生活在焦虑气氛里的家庭里,不只严重不利他们的心理成长,还容易引起身体上的疾病。
 
恐惧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焦虑症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不良因素而引发,一般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腹泻、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忧心烦躁等等现象,为了治疗焦虑症医学界采取了很多办法,在众多方法之中,焦虑症的自我治疗卓有成效,下面详细介绍一些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自我治疗1: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焦虑症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自我治疗2:自我刺激
 
神经焦虑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自我治疗3: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焦虑症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
 
自我治疗4:自我松弛
 
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恐惧症患者的自我调节
 
恐惧症在临床上还可称为恐怖症,是很多成年人较容易发生的疾病,属于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恐惧症的症状主要会出现烦躁,恐惧,紧张或者害怕等,患者一定要针对自己患病的情况进行调节
 
一、积极的自我暗示
 
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二、系统脱敏训练
 
改变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先为自己设立一系列的行为目标,比如说10个自己以往紧张的交际场景,然后将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这样由易到难地去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交实践训练,每一项练到很轻松自如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项的练习。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锻炼而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三、镜子技巧
 
每天拿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自如地与别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变!”如此反复多遍,要细细地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句话。
 
四、放松入静训练
 
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想像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变得平和起来。现在开始放松,从头部、颈部、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脚部依次想像变松变软……每天至少一次,通过经常这样的练习,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身体,有助于克服紧张的反应。
 
五、阅读伟人传记
 
尝试着看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树立起愿意改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看过这些伟人的事迹后,还能起到偶像的作用,我们可能会潜在地模仿他们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和行为。
 
-----来自北京市《精神卫生法》认定疗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