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问题究竟来自哪里?
摘要:既然睡眠紊乱可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及精神健康,且大部分睡眠障碍患者存在不良睡眠习惯,破坏正常的睡眠模式,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27%的人有睡眠问题,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
健康心理是良好睡眠的基础
“睡不着觉太难受了,我每晚10点左右就上床,但总是到12点才能入睡,而3、4点钟就醒了,所以白天总是困倦,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有一次开车差点出了车祸。”有一年
失眠史的王先生说。
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症状。睡眠问题不仅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张女士今年51岁,3个月前丈夫去世,开始出现睡眠差的现象,躺在床上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着了也多在凌晨3点醒来,再也无法入睡,而且
多梦,总是想不好的事情,白天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伴有心烦,坐立不安,总感觉胸闷、气短、浑身不舒服,心情不好,兴趣减少,严重时什么也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邻居聊天。发展到后来天天如此,心烦厉害时嘟囔着活不了了,认为是拖累了家人。在家人陪伴下,到多家综合性医院心内科、消化科、呼吸科就诊,做过头颅CT、胸部及心脏检查,均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输液治疗也未见好转。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睡眠之家咨询,心理专家对她进行详细的询问后心理测试,判断她有抑郁,失眠是抑郁伴随的症状。经过2个月的草
药方法抗抑郁、失眠调治,睡眠改善,每晚能睡7-8个小时,心情明显好转。
长时间失眠对人有哪些危害呢?
主要是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引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白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耳鸣、记忆力减退、头痛;工作效率低、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严重的还会导致悲观厌世;加速衰老,引发多种疾病,缩短人的寿命;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的生长
发育。
既然睡眠紊乱可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及精神健康,且大部分睡眠障碍患者存在不良睡眠习惯,破坏正常的睡眠模式,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呢?
主要是做到以下七条,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或吸烟等);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如何能意识到自己有了睡眠问题?
如果具有下述情况,就需要提起注意。
比如,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越来越清醒,过去的事情好像演电影一样不停地在脑海里显现,越是想睡越睡不着;或是虽然脑子里不想事,但就是睁着眼睡不着,越是强迫自己,就越烦躁,往往翻来覆去很长时间才能渐渐入睡;上床也能很快入睡,但往往很早就醒来,有时半夜里苏醒,就再也无法入眠,一直挨到天亮;一夜恶梦连连,虽然睡眠时间充足,但第二天起床迷迷糊糊,总觉睡眠不足;虽然入睡很容易,躺下就能睡着,但周围稍有响动就被惊醒,甚至一夜反复数次,早晨起床头昏,头沉,疲乏无力。
当然,只是偶尔一次,或者自己稍作调整即睡眠如常,那就无关紧要,如果上述情况连续发生,甚至持续两三个星期,影响了第二天的情绪、生活和工作,就必须重视起来,尽快寻求心理与睡眠专家帮助。
心理专家介绍,说健康心理是良好睡眠的基础,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健康心理和良好睡眠是互为因果,一个人若是出现了情绪问题、抑郁、
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到睡眠,而一个人的睡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又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躯体健康。所以说,有了睡眠问题,一定要积极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想解决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