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他们不是“坏小孩”,只是患了抽动秽语综合症

他们不是“坏小孩”,只是患了抽动秽语综合症

2017-08-26 来源:哈尔滨嵩山医院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正确区分抽动秽语综合症与儿童多动症很关键,抽动秽语综合症与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同时合并有多动症状,但是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好像天生好动,不是眨眨眼睛就是动动胳膊,总是没有闲着的时候,甚至还会说粗话,被大人们灌以“坏小孩”的称呼,其实他们的内心并不想这样做,因为他们患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这种疾病会给孩子的健康和未来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又该如何及时治疗呢?

 
  什么是抽动秽语综合症?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
 
  这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多发性抽动、爆发性发声和伴随秽语性语言为特征的抽动障碍,还伴发多种多样的行为症状或精神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适应社会能力。
 
  抽动秽语症≠多动症
 
  正确区分抽动秽语综合症与儿童多动症很关键,抽动秽语综合症与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同时合并有多动症状,但是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抽动-秽语综合症的3大类表现
 
  挤眉弄眼,皱鼻咧嘴最为常见、也最早见,如果宝贝出现以下多样的表现,妈咪就要提高警惕了:
 
  1.运动抽动
 
  表现为眨眼、眼球转动、努嘴、翘鼻、伸舌、转头、点头、伸脖、张口、耸肩、挺腹、吸气、抽肚子、跺脚、全身抽动、转圈、下蹲等一系列无意义动作。
 
  2.发声抽动
 
  清嗓、干咳、吸鼻、吐、哼声、犬吠声、喘气、重复语言、秽语骂人,无意义、无目的、迸发出脏话,而且不断重复。
 
  3.伴发行为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强迫动作,如写字前先用铅笔点两下桌子,吃饭前用筷子敲两下碗等等;
 
  强迫思维,总想着一件事情,想不完全再重想;
 
  感觉障碍,感觉脖子酸,总要歪一下头才舒服;
 
  感觉眼睛干,就要眨眼睛;
 
  冲动、攻击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
 
  情绪障碍,焦虑、烦躁、脾气大、情绪低落;
 
  共同特征:无论是运动障碍还是语言异常,均是不自主的、无目的的,频繁出现而不能自控的。
 
  发现这类情况后,不应简单归因于“缺乏教育”,或认为这种“不良表现”是“屡教不改”的,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病态。
 
  及早诊治是关键
 
  不要把抽动-秽语综合症当成是孩子调皮、做鬼脸,而漠不关心或责骂而延误诊断。病程超过一年就变成慢性,治疗更加困难。所以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药物治疗:
 
  1.中医:根据患儿的不同体质和症状,多采用滋阴降火、柔肝息风等方法。
 
  2.西医: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随便用药和停药。
 
  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心理治疗。
 
  可以把疾病适当地告诉孩子,让孩子不要有自卑心理,帮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帮助老师、学校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消除老师、学校的反感、担心、焦虑,以取得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减轻患儿的学习压力和歧视。从而达到正确教育、耐心帮助的目的。
 
  2.合理安排患儿日常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可参加韵律性体育活动。
 
  3.相反习惯训练的行为疗法可减轻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抽动症状。如对发声抽动患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呼吸,从而减少发声抽动。
 
  专家建议
 
  如果发现孩子有挤眉弄眼的习惯,在排除眼疾等病症的前提下,持续半年以上,就应该怀疑孩子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
 
  除了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治疗,冷静和耐心是家长对患儿应有的态度;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治疗此病的难度;家长应该采用“漠视疗法”,切忌大声斥责患儿,这样会使病情加重或反复;夫妻吵架、影视中的暴力镜头均对患儿不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因素对孩子情绪的影响;
 
  尽量不给患儿施加压力。开学之初、考试阶段均是此病高发时期,一定要注意调节孩子的情绪。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