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精神治疗 > “感统失调”和“感统训练”

“感统失调”和“感统训练”

2017-08-16 来源:西安蓝精灵语言康复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看起来很抽象的词,其实大概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各种观感,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本体觉,所接受的信息刺激我们需要进行加工分析,从而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首先,“感觉统合”是啥?

  看起来很抽象的词,其实大概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各种观感,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本体觉,所接受的信息刺激我们需要进行加工分析,从而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举个具体的例子,看到一个苹果,我们的视觉告诉我们大脑苹果的形状和颜色,我们的鼻子会闻到苹果的香气,我们的手会触摸到苹果的质感,我们以前的味觉记忆会告诉我们苹果的味道,然后这些所有的信息汇总到一起,我们的大脑就会知道“这是一个红色的摸起来很光滑闻起来很香,估计会很甜的苹果”。

  先不论这个词语的来源,这个信息输入、整合和加工的过程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感觉统合失调”呢?存在吗?

  如果单论症状表现,其实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的感觉强度会有正常区间,也会有异常区间,就如同我们任何其他的能力一样,各种感觉通路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也有可能出问题。

  比如一件衣服,绝大部分人穿起来并无不适,但是有极少数人觉得太过刺激皮肤,无法忍受(我有时候在想,那个豌豆公主睡在10几层的被子上还感觉到豌豆的存在,是不是触觉过度敏感的一种异常……)。

  还有一些人,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无比刺耳,只要环境稍稍嘈杂就极度不安,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这种情况,很多家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应该有体会。

  还有一些孩子只吃一种质地的食物,其它食物极度抗拒,极度偏食,有的进食障碍治疗师应该有体会。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的感觉是异常不敏感的,比如说摔得头破血流也不觉得痛。

  说了这么多,也就是说各种感觉加工异常确实是可能存在的。

  但是,问题来了,“感统失调”这个诊断呢?

  对于这个诊断是否独立存在,其实现在并不是一竿子打死的,而是存在争议。

  一方面,婴幼儿(0-3岁)精神卫生和发展障碍诊断分类手册(DC:0-3R)是接受为一种单独疾病的;但是另一方面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却不承认这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认为“感统失调”只是某些发育障碍疾病的伴发症状,比如多动症,比如孤独症。

  也就是说,至少,感统统合有问题,这种表现是存在的,虽然不一定符合独立为一个疾病的标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