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抽动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抽动秽语综合症患儿家族中患抽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66%。
2、神经生化因素: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所致。
3、器质性因素:研究提示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器质性疾病。约50%-6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有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
4、社会心理因素:抽动-秽语综合征起因可能与应激因素有关,受到强烈的精神创伤或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如:车祸受惊吓、挨打骂受刺激、学习压力大。
5、其他因素:结膜炎因眼干难受所以眨眼,咽炎因咽痛咽痒所以干咳,长时间的眨眼干咳,当结膜炎、咽炎愈后可致习惯性抽动、眨眼、干咳。近年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临床也发现感染发热可使抽动-秽语综合征和强迫症加重。使用青霉素之后抽动症减轻。
6、药源性因素:长期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多动症患儿长期服用苯丙安、利他林,可产生抽动障碍或使抽动症加重。
引发抽动症的因素有很多,作为家长应时刻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检查,切勿耽误治疗时机。
抽动症的症状表现
1、异常发音:引起发音抽动的最多见部位是喉部肌肉,抽动时发出爆破声,干咳声或是清嗓子声、呼噜声;其次是舌肌抽动是吱声,嘎声,鼻部抽动则为喷鼻声、气喘声、嗤之以鼻声状的发声动作或哽咽声。
2、秽语:患者可能会在最不适宜的场合和地点,毫无道理地大声表达淫秽词语,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
3、模仿现象:患者最常见的模仿形式是模仿人类的语言现象,还模仿动物的鼻音,电视中特殊的声响等;还有的是重复叫唤会话的整个句子或重复叫唤自己的名字。
4、感觉性抽动:部分患者在抽动发作之前会表现有感觉性的抽动,嗓子痒,脖子痒头晕,头疼,胸闷等症状。
5、抽动多样化:患者经常会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
6、其他:抽动症儿童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
注意:眨眼被认为是抽动症常见的首发症状!抽动发作时意识清楚,可以自我短暂控制,入睡后消失或减轻,感冒、腹泻、疲劳、精神紧张或看电视时间过长时可加重或复发,有加重与缓解相互交替的过程。常到眼科就诊而被眼科医生首先发现者不乏其例,家长朋友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