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过度关注会适得其反。遇到什么问题不要自己当医生,就像汽车坏了,你不是修理工就不要去修,把车子交给修理工会更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过,如果你总怀疑自己得了重病,要求做各种检查,检查显示没病还不相信,那么,你可能患上“疑病症”啦。专家介绍,受食品安全问题、心理压力大、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类似于“疑病症”的咨询者越来越多。
专家解读
“疑病症”是种心理疾病
这是典型的“疑病症”。“现在的人很关注健康,电视里经常看养生节目,网络上微博上也非常关注健康养生之类的知识。正是受这些信息的影响,遇到身体一点不对劲就容易‘对号入座’,今天检查那个,明天检查那个,到头来什么病都没有。”
什么是“疑病症”?该症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身心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准确来说是属于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病主要发生在两类人群身上。一部分人是因为亲友或熟悉的人患病后对自己造成的潜在影响;另一部分人则是由于曲解了医生的言语和医学知识,或由于误信了不正确的科普宣传,产生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关注和担心,误以为自己生了重病。
■专家提醒
不要太把自己身体当回事
对“疑病症”患者而言,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不要太把自己身体当回事”。产生“疑病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心理压力过大,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焦虑,甚至导致抑郁症,同时也会影响到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对此,杨魁芬建议,患者最主要的是消除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发现自己纠结于某些“病症”而无法自拔,可以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比如晨跑、游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的运动,改善焦虑、郁闷、压抑等不良情绪。或者和朋友聊聊天、出去旅游散散心都是很好的方式,若以上方法不行,切勿过多地迷恋医疗网站,应该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