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卡伦.霍妮心理动力学中的女权主义声音

卡伦.霍妮心理动力学中的女权主义声音

2017-04-09 来源:大力友心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观察学习是指人类通过观察彼此的行为,并学习新反应的过程,换言之,别人是我们的行为榜样,我们根据他们因行为而获得的奖罚而决定自己是否采取这些行为。

  卡伦霍妮与安娜弗洛伊德代表了精神分析运动早期仅有的女权主义声音。或许你认为正常的成长与社会关系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展有关,不过这一发展过程可能会被所谓的基本焦虑引发的,不确定感和孤独感所阻挡,正是这种焦率导致了适应问题和心理障碍

  神经质需求。在霍妮的理论中,神经质个体会经受为了克服生活的恐惧,无望和孤独,而发展的无意识斗争,这种无意识斗争,以一种或多种神经质需求的形式呈现。

  霍妮还提出了人类用以应对基本焦虑的三种常见态度和行为模式,接近他人,反对他人和远离他人。那些以神经质方式接近他人的个体,有一种想要不断得到爱和被肯定的病态需求。那些反对他人的个体会通过打败或攻击他人而获得权力和尊重。而选择第三种模式的人,则会远离他人,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想象中的伤害或拒绝。

  对霍妮理论的评价。霍妮的理论在她事业早期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在1967年出版的《女性心理学》正逢其时,让她从那些试图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领域寻找女权主义视角的人中脱颖而出。

  其他新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家

  温妮,艾里克森,阿德勒,都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并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新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家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进程,作出了几项重要的改变。

  1他们更加强调自我的机能,包括自我防御,自我发展,并且将有意识地幻想作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弗洛伊德关注的主要是无意识。

  2他们认,社会变量、文化、家庭和同辈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弗洛伊德则主要关注本能欲望和无意识冲突。

  3他们将人格发展延伸到整个人生,而不只是在儿童时期,弗洛伊德关注的主要是儿童时期的早期经历。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与心理健康

  人本主义理论的出现满足了为人性引入光明视角的需求,从而取代了之前理论看待人性的阴暗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有一种普遍的乐观态度,对他们而言,人格并非受无意识冲突和对焦虑的防御所驱使,而是由适应学习成长和成功的积极寻求所驱动的。

  亚伯拉罕.马斯洛与健康人格。马斯洛将人本主义理论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以此将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运动区分开来。

  自我实现者。马斯洛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历史名人,比如林肯和托马斯.杰斐逊,也包括一些他所在时代的伟人,比如爱因斯坦,阿尔伯特.士怀哲和罗斯福。在这些人身上,马斯洛发现健康的人格关注超越自己基本需求的目标,马斯洛称其为自我实现的人格。他发现这些人,富于创造力,幽默感形式不受拘束,但与此同时又能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局限,简而言之,自我实现者是那些能够自由实现自己潜能的个体,自我实现,是我们应当追求和接纳的一种状态。

  需求层次。马斯洛认为,我们的需求存在着优先顺序,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爱与自尊以及自我实现没有得到满足的缺失性需求会导致适应不良,而满足这些需求则能够让人追求那些有助于促进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兴趣。

  卡尔.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

  他将那些健康的人称为机能健全者,这些人拥有积极并且与事实相符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说机能健全者具有高自尊,而他们身边的人也会给予他们赞许\友谊和爱。这些都印证了他们所具有的自我概念与事实相符。

  罗杰斯主张心理学应该承认知觉和感受的世界,他将这一心理世界称为现象场,他认为我们是对主观体验而非客观现实作出反应。在罗杰斯的理论中下,现象场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个人经验的过滤器,它包括我们对外部和内部世界的解读,它还包括了自我及人本主义理论中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对等的概念。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如何让人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把令人痛苦的记忆从无法改变的过往中挖出来,人本主义理论也更关注心理健康,而不是心理障碍。这两点都深受治疗师的欢迎。

  积极心理学。过去十年以来,马丁.塞利格曼倡导了一场被称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其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与人本主义相同。两者的差别在于积极心理学家关心如何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描述人类力量和美德的词语赋予更加精准的术语定义,我们将看到这个不断壮大的第四种力量,在快乐社会,支持健康和幸福领域完成了许多重要成果。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社会学习

  观察学习与人格,班杜拉的理论。斯坦福大学的班杜拉认为,驱动我们行为的不仅仅是内部力量和外部报酬,还有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将如何为我们带来回报或痛苦的预期。他指出,这些预期中有很多并非源于是直接经验,而是来自于观察别人身上发生的情况,因此人格的一个区别性特征就是预计行为结果的能力,尤其是在别人身上学习特定行为会引发何种后果。

  观察学习是指人类通过观察彼此的行为,并学习新反应的过程,换言之,别人是我们的行为榜样,我们根据他们因行为而获得的奖罚而决定自己是否采取这些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格并不仅仅是习得行为的简单组合,理解一个人意味着理解他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之间的持续互动,他将其称之为交换决定论。

  控制点,罗特的理论。罗特提出了一种混合理论,罗特认为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个人力量感,或者说控制感。我们知觉到的控制点,像过滤器一样过滤我们的经验,驱使我们决定作为或不作为,因此罗特的理论基石特质理论也是过程理论,他关注着一个重要的人格维度。

  罗特开发了内外控量表,用着一量表测得的分数,与许多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都相关,比如内控的个体,比外控的个体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他们也更有可能积极锻炼和注意自己的饮食,外控的人更容易抑郁。

  许多研究显示,控制点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点,也就是说内外控倾向可能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

  对社会认知的人格理论的评价。社会认知理论真正的优点是其坚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与弗洛伊德及其继承者先前提出的宏大理论相比,社会认知理论没有那么强的综合性,但是这也使得社会认知的人格理论特别适用于解释和治疗与观察学习有关的心理障碍。

  当前的趋势,处于社会系统中的人。心理学家用有关文化、性别和家庭动力的新知识,把心里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整合在一起。

  在家庭系统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这种理论认为,人格首先是由人类在家庭中的互动方式塑造的,然后是在同龄人中群体中的互动方式塑造的。家庭系统理论所强调的重点是互动作用,及家庭成员或同龄人群体成员互相影响的方式,这一理论也让我们描述人格的语言更注重人际方面。

  第二个趋势来自心理学对文化差异的日益重视,现在人格研究领域已经不只是欧美心理学家的天下,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心理学家发表了越来越多的论文。

  人格理论的第三个发展趋势,源自人们越来越重视性别的影响作用,虽然我们还不清楚人格的性别差异,有多少是有先天遗传因素决定,又有多少是由后天因素决定,但是我们知道男性和女性的确以不同方式感受同一情境。

  这三种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塑造人格的力量,新的研究重点是群体的多样性和群体过程,而不是个体的特征与心理过程,所以人格的描述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也更加现实。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